法律知识

张国政:没有国家的培养我将一事无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5 16:57
人浏览

  张国政是一位性格开朗的运动员,他敢与年龄博弈:当其他运动员已经名满天下或准备退役的时候,25岁的他才刚刚进入国家队。最终,大器晚成的张国政,30岁参加了雅典奥运会并夺得奥运会金牌,实现了他个人举重项目上的大满贯。

  做管理者也不容易

  张国政如今的身份是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的副校长。提起做管理者的辛苦,他说:“就是累,原来当运动员管好自己就行,现在杂七杂八的事情非常多,要为教练员、运动员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运动员安心训练,更好地在赛场上展现自己。”

  竞技体校是1979年成立的,专门为国家队输送后备人才,今年竞技体校有114人参加全运会,以往每一届全运会,竞技体校的学生都代表地方参赛,获得的成绩很好,统计下来,总成绩也可以排进全运会前10名。用张国政的话说,“这是一个高产出的学校。”

  管理工作包括学生日常管理、教学管理、训练安排、场馆后勤保障等。张国政说:“比较起来,感觉当运动员更舒服,不像现在,什么都得管。我刚刚来没多久,还有许多管理方面的知识需要学习。现在终于知道了当领导也不容易,光有冲劲还不行,还需要有很多的经验、知识,还需要更多的智慧。”

  “现在关键的是要加强业务学习,能够更好更快更全面地掌握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在工作中,更好地把自己对体育的热爱、对举重20多年的情感,能够充分地贯彻到以后的管理当中。”张国政用“学有所用”四个字来形容。

  年少时练举重天天吐

  张国政从11岁开始练举重,整整练了24年。当时福建举重队在顺昌县建西小学设了一个举重点,教练是张国政哥哥的好朋友,由于年少的张国政比较活泼、好动,家人让他练习举重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也算给好动的张国政找到一个可以管住他的地方。

  “当时我们一起被招进举重队的有20多个人,但是最后只剩下四五个人。练举重的确太辛苦了。早晨5点半训练,练到7点吃点儿东西就马上去上课,下午4点又开始训练,练到晚7点。童年那段美好的时光全搭在举重上了。”张国政记得,因为太苦自己也曾偷跑过,有一次张国政连着5天没去训练,后来教练找到家里。当他玩了一天,晚上回到家里,哥哥问他:“今天练得怎么样?”张国政还理直气壮地说:“挺好。”哥哥很气愤地说:“小子,你还学会撒谎了。”然后脱了张国政的衣服,打了他一顿。

  张国政回忆说:“真的太苦了。天天早起跑步,练身体素质,天天练到吐。当时早不想练了。”

  张国政是从1985年3月开始练举重,中国举重队的曾国强、吴数德、姚景远、陈伟强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都夺得了金牌,但11岁的张国政对那个年代的老一辈举重名将并没有多少印象,也没有将来要从事举重运动的想法。

  刚进国家队是个“半成品”

  张国政真正爱上举重运动,是在1999年进入国家队以后。用他的话说,“我把举重当成了一种职业,当成了一种生活,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里。我刚进国家队的时候,算是个‘半成品’,当时我已经25岁了,首先是力量不足,其次是动作也不标准。在国家队25岁的队员早已经是名闻天下了,我当时还是一无所有。后来又腰部骨裂,经受了很多波折。”

  2000年,张国政参加了悉尼奥运会,由于当时心理不稳定,训练成绩是357公斤,但比赛时却只举起337公斤,整整差了20公斤,结果只取得了第四名。

  从1999年进入国家队,张国政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没有放松过。中国举重队有个惯例,能者上,谁能在队内测试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拼到最后,谁就能参加奥运会,拼到最后时刻,每个队员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必须要拼,一步一个脚印,然后才调整大赛前的状态。1999年整年都在比赛,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上半年还参加国际赛事,此后队内月月测试赛。我当时比较郁闷,奥运会的比赛一塌糊涂。”张国政告诉记者,郁闷并不在于奥运会前的频繁比赛,而是在训练和比赛中,他还要挂念着爱妻的工作问题,心里比较乱。

  一位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那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感是非常强烈的。获得金牌后的那种欢呼雀跃,人们为你喝彩,真正感觉到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但是这些都与张国政擦肩而过。

  悉尼奥运会比赛结束后,张国政没换举重鞋,穿着运动服,一个人在奥运村里面走,心情复杂的他在奥运村的草坪上躺了好久。那次,张国政真正体会到竞技运动胜败的感觉。

  大器晚成舍我其谁

  经过奥运赛场磨练的张国政开始逐渐成熟起来。第9届全运会69公斤级冠军、2002年釜山亚运会冠军、2002年世界举重锦标赛总成绩冠军、2003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冠军……大器晚成的张国政一发不可收,世界排名跃居第一。“后来我想,平时可以对一些东西看得淡一些,但是一到赛场,应该放手一搏。从那以后,我感受到了运动员一定要有舍我其谁的霸气。”张国政说。

  从2001年至2008年,张国政一直处于巅峰状态,但由于没有参加北京奥运会,因此2004年雅典奥运会成了他举重生涯的顶峰。为了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国政放弃了要孩子,出国手续办完了,但最后他又重新回到举重训练场。“过去的事无所谓了,不过是万里长征中的一步而已。”谈到未能参加北京奥运会,张国政现在已经看得非常淡。

  提起2004年雅典奥运会,张国政仍然很兴奋,他坦言:“从事举重运动很辛苦,但是它也给予我很多,让我体会到人生的苦与乐,体会到了成功后的喜悦。其实我并不认为2004年是我的顶峰,雅典奥运会让我感受了那种喜悦,所有的苦没有白受。当时,一个多月都处在亢奋状态下,觉得没有白来世上走一遭。”张国政说,自己以前是个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很强的人,“但是我后来真正体会到了没有国家的培养,我在举重事业上将一事无成”。

  作为曾经中国举重队的一员,张国政表示,中国举重之所以能够一直处于世界巅峰,靠的是老一辈打下来的基础,中国举重梯队建设非常好,也非常规范化。现在,我国有很多教练员到国外指导训练,目前许多国家的举重项目都是按照中国的模式进行的。中国举重最重要的是后备人才的整体链接和布局,有的项目只不过覆盖到一个省或市,但是举重都已经到了县、镇,后备人才选拔体系非常完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