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心理重建与灾区重建同样重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7-13 01:07
人浏览

最权威的消费者权益法律频道

——绵阳平武县县医院副院长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医疗队,求助医疗队到该医院救助较为集中的伤员,医疗队经过10多个小时的颠簸,翻越了5座大山,于5月16日来到了平武县县医院,随后的几天,医疗队员在当地医护人员带领下,到该县下属的多个乡镇开展救助工作。
    曹秉玉告诉记者,到灾区的前三天,医疗队一直驻扎在都江堰,几乎没人休息过,大家连夜接诊病人,为伤者手术,医疗队员都是以随车带来的方便面和矿泉水充饥。有的医疗队员因喝凉水导致腹泻,灾区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特地从家里搬出炉灶,为医疗队员烧开水。后来,乡亲们听说医疗队要换防,都江堰的乡亲们慷慨地拿出自家仅有的一点大米,为医疗队员蒸饭送行。曹秉玉告诉记者,在乡亲们的坚持下,自己吃了一碗最香、最甜、终生难忘的米饭!灾区群众已经在地震灾难中家园被毁失去亲人,他们还帮助医疗队,每一位队员都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一刻,大家懂得了互相帮助的真谛,人间的真爱意义,大家读懂了生命的坚强。
老人和孩子是心理危机干预重点群体
    每到一处,曹秉玉就对受灾群众进行评估和筛选,和病人及其家属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对症状明显的患者进行重点心理干预,对症状较轻的患者进行集体心理疏导。曹秉玉告诉记者,地震过后,很多人痛失亲人,家园被毁,任何一个人心灵都会受到严重的创伤,这时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十分必要。对受打击较重的患者还要随访、长期地进行关注并进行干预。
    曹秉玉表示,有时对患者来说,什么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一个握手、一个拥抱、轻轻地拍打肩膀、静静地倾听、真诚地递纸巾擦拭眼泪比任何话语都有力,努力引导患者倾诉出心中的痛苦和体验,这时千万别让他们强作坚强,想哭就哭,现在哭不是脆弱,而是为了重新走向坚强,重新筑建心理健康防线。等患者倾诉完,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再重新为其植入希望,并视个体差异进行不断干预,将会有助于患者抹平心灵的创伤。
    曹秉玉告诉记者,灾难过后,遭受创伤最严重的要数孩子和老人,这是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群体。最让曹秉玉难以忘怀的,是在平武县县医院救治的一个小男孩。5月17日上午,一位父亲带着11岁的儿子来医院看病,父亲告诉曹秉玉,地震发生后,孩子就听不见了,叫他也不答应,和他说话也没反应,只是一个人躲在帐篷里发呆。曹秉玉经过检查发现,孩子是被惊吓出现的心因性失聪,而非器质性失聪,是典型的急性应激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曹秉玉告诉这位父亲,大人要经常陪伴孩子,给他找些玩伴,经常给他肢体安抚比如拥抱,不要经常给孩子提起地震的话题,找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孩子平静了,再给孩子讲解地震现象,让孩子接受现实。经过曹秉玉约半个小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孩子的情绪得到了宣泄。这时,正巧过来一架飞机,曹秉玉对小男孩说:“解放军叔叔来了,咱们去外面看飞机吧。”小男孩高兴地牵着他爸爸和曹秉玉的手,走出门诊室,抬头看天空的飞机。
    曹秉玉一直很挂念接诊的付女士。地震过后,付女士并没有肢体受伤,但一直承受着丈夫重伤,两个孩子失踪的痛苦。在医院,付女士不但照顾自己的丈夫,还义务地照顾一位受伤的老人。但曹秉玉发现,付女士表情木然,少言寡语。曹秉玉根据经验判断,付女士有明显的心理创伤,不愿面对、不愿承认现实。曹秉玉主动和付女士沟通,一开始付女士逃避,曹秉玉真诚地对付女士说了好多次:“面对这么大灾难,任何人心里都承受着巨大的伤痛,希望你能表达出来,宣泄出来。你要有委屈,心里难过的话,就哭出来,说出来吧,我愿意为你分担痛苦。”最终付女士抱着曹秉玉失声痛哭,并握着她的手说出心中的恐惧和痛苦。经过曹秉玉悉心的心理危机干预,付女士的负性情绪得到宣泄,曹秉玉告诉她山东最好的医生来了,带来了最好的医疗器材和药品,付女士丈夫的病一定能治好。经过干预,付女士的心情平静了许多,已经能面对现实,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付女士告诉曹秉玉,等丈夫养好伤,她要和丈夫一起去祭奠遇难的亲人,重新建造自己的家园。
●受访专家简介
    曹秉玉,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临床二科副主任,从医20多年,曾参与“8.17”新汶矿难和“4.28”胶济铁路事故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有较为丰富的临床和重大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经验。
●专家观点
施救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不可忽视
    曹秉玉告诉记者,对汶川大地震灾区的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非常紧迫和重要,但是对参与一线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医务人员、志愿者和有关媒体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也同样不可忽视。
    曹秉玉告诉记者,自己从抗震救灾一线回来,有着深刻的亲身体会,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志愿者和有关媒体工作人员等每天长时间接触创伤场景,时刻面对令人心痛的场面,加上高强度的工作和艰苦的生活条件,易与灾区群众产生共情,出现心理困扰,表现为身心疲惫,心情烦躁,失眠,自责等等,需要及时给予心理的安抚和支持。
    曹秉玉建议,一是有关部门应该对施救人员积极启动轮换制度,让在抗震救灾一线高强度工作的人员能有时间充分休息,有些施救人员已经表现出厌食、失眠等情绪问题,一定要保证饮食,调整时间休息,只有保住身体,才能工作效率高。二是互相支持、鼓励是最好的心理良药,一线工作的同事们、战友们可以互相鼓励,分享救灾成功的喜悦,互相倾诉,分担内心的压力,一定要认清现在出现的一些负性情绪不是脆弱的表现,而是正常反应。三是社会支持力量巨大,后方的亲朋,可以给一线抗震救灾的亲朋发个短信,打个电话,表示一下关心和支持,可谓心理危机干预的好方式。四是自身调节,休息的时候可以采取做放松训练,做一些联想,以缓解身心疲劳。
(王照重)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解决,您可以直接拨打网站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00-6432专线,专业律师即时帮您解决法律问题。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