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小心五类手机消费陷阱:商家库房拿机可能有猫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05 03:22
人浏览

  手机市场鱼龙混杂,水货机、翻修机、改版机等以假乱真蒙蔽消费者屡见不鲜,手机消费投诉近年也一直高居郑州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的榜首。近日,郑州市消协联合权威手机质量检测鉴定机构——中国泰尔实验室技术鉴定中心在郑州市核心商业圈举办免费鉴定手机真伪活动。

  中国泰尔实验室工程师袁伟军现场向《市场报》记者介绍了假冒手机初步鉴别的方法:首先,打开手机后盖,在其背面可以看到有信息产业部统一核发的进网许可标志,没有粘贴或者粘贴假冒进网许可证的手机,均为假冒产品;此外还可看到每台手机全球独有的一个IMEI号码(俗称串号),开机输入“﹡﹟06﹟”可查看显示的手机序列号,如两者不一致,手机就有问题。据介绍,进网许可证上隐藏的“CMII”防伪标志只有通过专门的检测器才能看到,消费者如要检测只能到专业的技术鉴定部门求助。

  据郑州市消协有关人士介绍,市场上目前常见的手机消费陷阱有五类:一、消费者挑好手机要买时,商家则坚持去库房拿新机器,而所谓的新机可能是假冒的,放在别处是为了躲避检查;二、商家以种种借口不开发票,三包卡不完整填写IMEI号和进网许可证的扰码,公章加盖不清楚;三、售后服务不开具故障检测单,不填写三包维修记录;四、维修后不粘贴封机证,从而使手机不再符合三包范围;五、以外观碰擦为由主观判定认为使用不当造成内部部件损坏,事实上则需严格测试才能定论。

  市场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