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企业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05 05:31
人浏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长期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企业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要更好地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在企业内部,要着力打造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在企业外部,要承担相应的对于自然环境、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义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功能不仅仅在于解决就业、缴纳税款和赚取利润,还应更多地关心环境和生态、维护市场秩序、扶助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员工权益、参与社区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等。也就是说,一方面企业要追求最大利益,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做好“企业公民”,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企业利润的源泉,企业在享受社会发展赋予的条件和机遇时,也应该主动回报社会、奉献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这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是企业健康发展和壮大的需要。对企业来说,传统的成本、质量、服务是衡量竞争力的最基本标准,而道德标准正在成为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只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塑造和展现有益于公众、有益于环境、有益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象,取得社会公信,企业才能更被市场青睐,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也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需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内企业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也必须遵守国际标准和全球协定,这是无法回避的。联合国在1999年制定了企业全球契约,推动《企业生产守则》运动,要求加入的企业自觉遵守人权、劳工、环保和反腐败等原则。近年来,社会责任国际体系认证(即SA8000体系认证)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它把道德提倡变为一种国际标准,引导企业认识并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体现了对社会发展主体——“人”的关怀。它要求企业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企业行为的社会效益,引导企业不仅要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物质产品,改善人民生活,还要为员工提供符合人权的劳动环境,教育员工在行为上符合社会公德,在生产方式上符合环境要求,引导企业关爱社会。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所有的企业都必须认真思考如何真正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首先,在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中就要体现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前不久,中国广厦集团被授予“中国最佳企业公民”称号,并与190多家企业共同签署了《中国企业公民宣言》。这是广厦集团多年来在发展实践中一直把“回报社会”这一理念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的结果。其次,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要包含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企业,首先要在指导具体工作的价值理念中得到体现,并在各种环境当中、各种考验面前、各种行为选择时得到坚定持久的执行。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和谐企业的理念灌输给各个部门以及广大员工,就能为企业管理行为和员工行为提供基本的准则。第三,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充分体现构建和谐企业的理念。和谐企业最大的特征是人的和谐。员工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非常重视维护员工利益,也非常重视员工发展,尽可能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树立企业与员工的共同理想,把企业与员工凝结成为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广厦集团董事局主席)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