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消费者权益有哪些保护条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19 23:50
人浏览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日常生活中,价格欺诈、霸王条款、收费陷阱、旅游宰客……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很难讨回公道,一般会起诉。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消费者权益有哪些保护条例,以及消费者权益起诉的条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消费者权益有哪些保护条例

  1、宪法。宪法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限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商品和服务质量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及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企业标准管理办法和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等。

  4、消费者安全保障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

  5、消费者公平交易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餐饮、修理业价格行为规则,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等。

  6、商品服务标识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二、消费者权益起诉的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5年4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47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5月 1日起施行,该规定明确了法院今后实施立案登记制度。在2015年5月1 日之前的立案审查制下,法院要对诉讼要件进行实质审查后再决定是否受理,审查内容包括主体资格、法律关系、诉讼请求和证据等。在实践 中,受制于普通公民对法律程序的认识水平,再加上法院存在的“案多人 少”矛盾,立案审查制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应当由法院受理的案件被挡在了门外。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消费者权益有哪些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知识。如果你遭遇消费陷阱,千万不要忍气吞声或自认倒霉,一定要维护起自身权益,让每一天都成为3·15。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楚雨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