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绿色消费小提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06 01:09
人浏览
绿色产品,寄托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的产品。然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却发现我们已经陷入了“绿色产品”的汪洋大海之中,大量的商品贴上了形形色色的绿色标签。这是面对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环境意识,生产者、经销商和不具备权威性的第三方,因为各自的利益而作的纯粹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的推销广告。

  事实上,决不是所有的绿色广告都科学准确,一些广告只是为了抓住消费者的心理,用语含糊、意义不清。即使所有的广告都可以用科学合理的依据加以检验,但仍会使消费者在各种环境问题上无所适从,习惯性地失去选择绿色的信念。这种情况削弱了企业改进环境行为的努力,因为即使企业生产了对环境更为有利的产品,在竞争中也没有任何优势。不根据标准就宣称绿色,是导致绿色市场混乱的根源。

  无规矩就无以成方圆。科学的绿色消费和绿色产品需要统一的科学标准,来把住绿色通道的入口,以建立有序发展的绿色消费环境。

  自1994年中国环境标志计划实施至今,中国环境标志的十环标识,已成为公众在科学消费、绿色消费中选择产品的重要参考。这是因为,世界各国对科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要求,一是对产品有无评价标准,二是有无保障体系,三是有无认证检验程序。环境标志则最好地体现了这三点。

  首先,产品的质量和环境行为标准是评判依据,无标准则只能是炒作。只有达到国家产品质量标准的10%~30%的产品才有可能获得环境标志,就是因为环境标志产品是在产品质量优的基础上,还要环境行为优,实现优上加优。

  其次,产品的保障体系是科学措施、绿色措施的集成。单纯通过ISO 9000和ISO 14001体系认证,只能代表管理运行机制优越,不能代表产品优秀;单纯通过产品检验,只能代表样品合格,不能代表批量生产的产品都合格。必须把体系和产品的全部运行要素集合起来,这就是中国环境标志产品的特有保障体系。由守法达标、质量与环境行为双优、内审制度、改进机制、文件化保障体系五类指标的要素组成,把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废弃四个阶段的环境因素,均纳入保障体系。

  最后,严格的认证及检验程序则是把住科学关、绿色关的手段。专业人员现场检查、抽样,权威检测机构检验,专家终审评判产品是否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标准,并每年进行年度监督检查。这一与国际接轨的严格认证检验程序,反映了对产品及其产品生产企业的完整要求。世界各国都反对只做产品检验而不考评企业生产过程的片面观点,更反对只凭企业承诺,或者看企业管理体系就对企业产品妄下结论的错误做法。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优势,贴有十环环境标志标识的产品,改变了公众千百年来的传统消费意识(传统的消费意识重使用价值,轻环境行为),使公众对各类产品的环境效应、健康效应日渐关注,并且与自身的权利与利益相连。帮助公众在消费中明明白白享受科学,清清楚楚购买绿色,通过公众参与,实现保护环境、保护公众健康的科学与绿色导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