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环保消费 理性选购中秋月饼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06 09:57
人浏览

  核心内容:粽子的香味还没飘远,月饼的香味又弥漫开来。离中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品牌的月饼大战已经打响。琳琅满目的月饼品种让消费者迷了心,花了眼,怎样才能选购到合适的月饼种类,买得实惠,吃得放心,为此,青岛市消保委为您解读今年的月饼特点并提供一些科学消费指导。

  月饼回归“素颜”,不抹“浓妆”但更健康

  今年6月20日国家新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正式施行,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进行了严格审查,删除了没有生产工艺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明确规定禁止将包括合成色素在内的27种食品添加剂在月饼中使用。从目前来看,上架销售的月饼表皮看上去比较粗糙,一些特色月饼颜色不再鲜亮。不再使用添加剂的月饼,虽然没有以前好看了,但味道比以前更好,吃着也更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防腐剂的使用量也进行了限制,所以今年月饼的保质期也普遍从原来的90天减少为60天左右。因此,在挑选月饼时,不要一味注重月饼的精美外观,要看月饼本身的制作材料是否符合标准,只要符合国家规定就是健康合格的,就可以放心选购。

  吃月饼要注意禁忌,既享美味又保持健康

  虽然月饼是美食,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开怀享用。市消保委特别提醒消费者,有几类人不宜多食用月饼:如糖尿病人,因月饼含糖量高,吃得过多,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使病情加重;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的人,也千万不可多吃月饼,因为月饼中的糖、油脂等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缺血程度,甚至可诱发心肌梗塞;患有胆囊炎、胆石症、十二指肠炎或胃炎的病人以及老年人、婴幼儿等,应少食或不食月饼。患有糖尿病的人对于无糖或低糖月饼,也要控制食量,因为市场上所谓“无糖”月饼只是不添加蔗糖,生产厂家为保持月饼的口味,实际是将蔗糖换成了麦芽糖,而且月饼的外皮含有淀粉等,这些碳水化合物仍可能转化为葡萄糖,因此不要进入“无糖”月饼的消费误区。

  选购月饼要做到“四要”,遇到侵权及时拨打维权电话

  青岛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月饼时,做到四要。一要看标签:月饼的包装必须具备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产品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号、保存条件等;二要选厂家:应选择一些规模比较大、且有一定信誉的生产厂家和商场酒店购买,对散装月饼需慎重选择,尽可能不去批发市场或小店选购散装月饼;三是看价格:消费者购买月饼要理性消费,不要以价格定质量,不要盲目购买价格高的月饼,有些月饼在外包装上下功夫,使产品的价格过高,要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价格昂贵的月饼,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四要重维权:消费者购买月饼后应向商家索要并保留发票等凭证。如果发现月饼质量有问题,可及时拨打青岛市消保委消费投诉热线“10109315”进行投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