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空姐搭顺风车被害,凶手和平台要承担哪些责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08 00:13
人浏览

  一名空姐在深夜使用滴滴软件,乘坐顺风车时被司机杀害身亡。嫌疑人作案后弃车跳河,警方全力搜捕,而滴滴公司也发布百万悬赏令,寻找这名司机。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一一介绍。

  1、案件里凶手要承担什么责任

  他偷换车牌,假借顺风车的名义,蓄意杀害被害空姐,手段残忍,情节严重,至今尚未归案在逃。按照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故意杀人罪是不可避免的。

  不但要承担刑事责任,而且也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对死者家属的抚慰金、赡养费以及死者丧葬费等等相关费用都应全部承担。

  【故意杀人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奸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四)二人以上轮奸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2、滴滴平台是否承担责任

  首先,顺风车平台的性质是信息服务。滴滴平台的信息服务不仅包括撮合司机和乘客的供需信息,而且也要承担信息审核的义务。在这起事件中,滴滴平台对司机的相关信息验证都是真实的,从这个角度讲,平台没有责任。

  其次,顺风车司机与滴滴之间并非是雇佣关系。司机和平台之间并非是雇佣关系,没有劳动合同,司机开顺风车的行为不是职务行为。

  最后,滴滴平台是否有安全保障义务。主要看滴滴平台的安全保障义务到底是什么。目前,用户能够通过滴滴平台看到的,一是司机和车辆的信息验证;二是车辆轨迹行驶路径的分享;三是协助报警等。

  总结:滴滴平台如果尽到了以上义务,就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是作为超级大平台,平台越大,责任也就越大,除了是法律责任,还应包括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

  3、乘坐网约车要注意什么

  养成良好习惯,拒绝乘坐黑车。

  不论时间早晚,记下车牌号、出租车司机的姓名,然后尽量在乘车途中打电话与他人保持联系,尽可能提及自己的位置。

  不要孤身坐在副驾驶位,要坐司机后方位置。

  在车上不要自顾自地玩手机、听音乐甚至睡觉,可以打开手机导航,注意观察司机的行驶路线。

  (上述部分观点来源: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朱巍)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