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重大责任事故罪立案标准是怎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6-09 13:53
人浏览

  在我们生产、作业过程中,所有操作人员都必须遵守安全管理的规定,否则容易发生事故,一旦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相关人员是可能涉嫌犯罪的,要立案当然有一定的标准,那么重大责任事故罪立案标准是怎样?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重大责任事故罪立案标准是怎样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其中,“重大伤亡”是指死亡一人以上或致人重伤三人以上;

  “其他严重后果”是指直接经济损失五万元以上或情节严重,致使生产工作收到重大损害的;

  “情节特别恶劣”是指经常违反规章制度,屡教不改,明知没有安全保证,不听劝阻,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发生过事故不引以为戒,仍继续蛮干;事故发生后,不组织抢救,使危害后果蔓延扩大;为逃避责任,伪造现场、嫁祸于人;造成伤亡人数特别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特别大等情形。

  二、重大责任事故罪处罚主体

  1、从刑法理论上划分,重大责任事故罪属于业务过失类犯罪,是业务上过失致死伤犯罪(即指从事业务的人员,违反业务上的注意义务,造成他人死伤的行为)。

  2、该罪的主体,要求是从事容易引起死伤结果的业务的人员,即该罪中的“业务”要求有侵害他人生命,身体的可能性,这也是区别与其他“业务”(如侵占类)身份的标志。

  3、从我国《刑法》对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规定看,《刑法修正案(六)》将《刑法》第134条的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从特殊主体修改为一般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罪对于主体上的要求就完全消失了。事实上,要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其主体必须是从事某项“业务”的人,主体特征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三、重大责任事故罪如何认定

  1、本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区别

  危险物品肇事罪虽然是一般主体的犯罪,但是厂矿企业职工因为违反有关危险品的生产、运输、使用的管理规定,而造成责任事故的,应当以危险物品肇事罪处理。

  2、本罪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区别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有关单位不重视劳动者的安全,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事故的情况。设置本罪名意在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惩治违反《劳动保护法》的单位。而重大责任事故罪则是针对职工违章作业造成事故进行惩罚。

  3、责任事故型过失犯罪与日常生活型过失犯罪的区别

  发生的场合不同。责任事故型过失犯罪一般发生在业务活动中,具有业务过失性质;日常生活型过失犯罪则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日常生活不够小心谨慎而导致严重后果,属于普通过失。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违反安全管理规定,造成重大伤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就达到立案标准,重大伤亡是指死亡一人以上或致人重伤三人以上。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