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银信理财合作产品依然受宠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3 10:30
人浏览

  随着加息,国内的银信产品似乎又有了起色。上周国内银信市场产品发行数量有所上升,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央行三年来首次加息,但幅度较小,存款的实际利率仍然是负数,因此居民的投资理财意愿仍然不断增强。而信托公司可以给信托产品制定更高的预期收益,信托产品的收益涨幅将比利率涨幅还要大,因此加息对银信产品来讲算是一种利好。

  短期收益有望提高

据用益信托不完全统计,上周共有9家银行和5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102个银信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比上周增加了15个,增幅为17.24%。而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平均理财期限为123天,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96%,与前一周相比,平均期限增加13天,平均年化收益率上升0.14个百分点。

  尽管央行三年来首次加息,但相比高涨的CPI数据,这点利率的上升实在不算什么,因此人们的投资热情依旧不减。事实上,在加息到来之前,居民的投资意愿也表现出走强的预兆。据工商银行发布的第三季度“工行投资理财指数”显示,第三季度城市居民投资理财意愿结束了今年一季度以来的下滑走势,呈现增强的趋势。

  用益信托雷雯雯表示,目前,银行相继推出的短期理财产品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欢迎,虽然其收益不高,但流动性强、支取灵活,并且进入加息通道之后,短期理财产品收益也有望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一方面可考察理财产品投资范围是否受益于加息,另一方面也可选择随着利率上调会及时上调的浮动利率理财产品。

  投资更加多样化

业内人士表示,加息后贷款利率上调,项目发起方要获得信托资金必然要支付更高的成本,信托公司就可以给信托产品制定更高的预期收益,信托产品的收益涨幅甚至可能比利率涨幅还要大。因此加息对银信产品来讲应该是利好,未来应该仍会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该人士表示,此次加息为非对称方式,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存款利率分别提高了0.25%、0.46%、0.52%,提高之后,3年定期存款利息不到4%。而今年一季度发售的信托产品,年收益率一般在6%—7.5%。通过对比,1—3年期利率和信托收益可以发现,信托类理财产品的收益依旧要高于定期储蓄。

  专家表示,信托具有管理平台与投资顾问的优势,银行则拥有资金、项目资源与网点及信用的优势,两者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私人银行由于客户定位与信托相类似,投资的限制性较少,未来与信托公司合作有广阔空间。

  不过,随着CPI逐渐走高,单纯的银信理财产品收益不甚乐观,今后银信理财投资将更加多样化。据据金融界网站金融产品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月后两周发售的366只理财产品中,综合收益排名前十的均为半年内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4%,其余均在3%以内。而刚刚到期的收益靠前理财产品投资期均在半年以上,年化收益率超过4%,收益和投资期都明显高于新发产品。“以往的银信产品多以融资类为主,如募集贷款、股权投资等,由于受到有关规定的限制,未来信贷产品的投资品种将逐渐变多,投资方向将倾向于证券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