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信托公司选择产品基金化寻求突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4 10:03
人浏览
在探索主动管理的转型道路上,产品基金化成为了国内大型信托公司的选择,这在传统三强中信信托、平安信托、华润信托去年的业务发展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2010年年报显示,中信信托去年大幅增加了主动管理类产品的规模,强调信托产品的系列化、基金化和品牌化。在投资类信托中,中信信托将自身定位从融资工具转变为个性化产品及基金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公司担任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对信托资金的投资运作效果承担责任。

  同时,一贯在阳光私募业务上领先的华润信托也一直在寻求提高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去年成功发行了自主管理的信托基金,而不再仅仅靠卖证券账号成为私募的通道。目前,在华润信托的平台上,不仅有阳光私募产品,还发行了基金中的基金型产品,以专门投资各个私募产品。

  平安信托更是在产品基金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据平安信托人士表示,目前平安信托已形成从单个信托产品到基金化产品,再到信托产品资产包的转变。资产包选用的产品类型涵盖结构金融、证券类信托、房地产信托、私募股权投资(PE、质押融资以及资产管理系列等投融资品种。

  陕国投研究员王维华认为,一直以来,信托公司积极寻求向自主管理转型,但是究竟转向何方目前仍不清晰。从信政合作、银信合作到房地产信托,在找不到长期主业的情况下,信托公司就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自主管理资产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王维华表示,信托公司要提高自主管理资产能力,实现向自主管理型转变,必须形成有利于提高自主管理能力的业务模式。基金化产品采用投资基金的运作理念,以规范的基金方式进行运作,以一对多的组合投资方式对信托计划进行管理,其内在功能优势与信托公司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内在的一致性,不失为信托公司向自主管理转型的一条路径。【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