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信托公司喜获丰年 46家实现净利润37.58亿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5 23:09
人浏览
虽然上证综指去年的涨幅高达131%,但相比之下信托公司的净利润增长也并不逊色。据本报统计,截至今年4月30日,共有46家信托公司披露了2006年年报。其中,这46家公司共实现净利润37.58亿元,较2005年13.09亿元(本文2005年数据均来自Wind资讯,下同)大幅增长。

  值得指出的是,46家公司中只有安信信托净利润为-6118万元,其余信托公司全线盈利。而在2005年,同样是46家公司,有6家公司净利润为负值。



  综合经营能力有长足进步

  据本报统计,2006年平均每家信托公司实现净利润8169亿元,较2005年的2847万元大幅上涨。其中,9家公司的净利润超过1亿元。平安信托、深圳国投和上国投位居前三名,净利润分别为57617万元、52818万元和39426万元。

  从人均指标来看,2006年信托公司的人均净利润也较2005年有较大提高。其中,人均净利润最高的为深圳国投,达866万元,而就在一年前,最高人均净利润仅为133万元。

  此外,2006年信托公司自营业务的利润总额为50.41亿元,较2005年大幅增长168.26%;营业收入高达70.6亿元,较2005年增长62.41%。信托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4.67亿元,同比增长97.18%。

  不难看出,信托公司净利润和利润总额的增幅均明显快于营业收入。

  在利润和营业收入都大幅增长的同时,信托公司去年的资产规模也迅速膨胀。其中,自营业务总资产为807.35亿元,较上年增长25.65%;信托资产为3361.51亿元,较上年增长175.99%。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认为,一连串有力的数据再次验证,信托公司的综合经营能力几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2006年再上一个新台阶。

  加速向主业回归

  近年来,监管层对信托公司业务发展要求逐渐明确,银监会人士也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信托公司应逐渐“压缩固有业务,突出信托主业”。令人欣喜的是,信托公司的2006年年报已经初步反映出了信托公司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信托资产为3361.51亿元,同比增长175.99%,增幅明显快于自营业务总资产增幅的25.65%。此外,信托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4.67亿元,同比上涨97.18%,增幅也快于自营业务营业收入的62.41%。

  值得指出的是,一些信托年报显示,自营业务的收入和人员配置已经只占公司的很小一部分。

  得益于股票牛市

  通过报表不难看出,去年信托公司相当大一部分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和股票市场牛市有关。

  平安信托年报显示,去年公司证券投资收益达19498万元,证券承销业务收入达1.2亿元,此外,参股平安证券也为其贡献了4.8亿元的收益,均较2005年大幅增长。

  这只是整个信托行业的一个个案。据初步估计,去年信托公司仅是证券投资和参股证券、基金公司的收益就占到其整个收入的30%以上。

  东莞信托的年报明确表示,去年快速发展的证券市场为信托公司进行产品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投资渠道。

  分析人士还指出,随着社会财富逐步积累,2006年我国理财产品市场资金来源结构和资金运用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在市场规模份额中快速增长,信托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这也是信托公司取得较好业绩的主要原因之一。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