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房企融资近千亿 信托融资逐渐走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7 16:59
人浏览
2011年上半年,持续的地产调控绷紧了开发商的资金链条,“口渴”的开发商四处寻找融资渠道。一些已经上市的房企凭借资本市场的灵活性,在目前的融资低迷期觅得先机。面对日益严峻的政策调控,小型房企融资渠道愈发闭塞,精力不充足的弱势开发商或将引发房地产市场遭遇“倒闭潮”。 2011TOP10房企融资近千亿信托融资逐渐走俏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商TOP10房企融资总额近千亿,其中世茂集团凭借在6月获得中国银行总行授信额度224亿元以及另外一部分的优先票据融资,最终以246.25亿元位居TOP10榜首并且远高于第二位的新鸿基。在受到调控的阻碍,大部分上市房企融资都受到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信托融资温度渐升。 随着买卖双方长时间处于僵持状态,开发商销售严重放缓,资金压力日趋严峻,虽然银监会屡次重申要加强房地产信托业务的监管,近期房地产信托仍有不断升温之势,甚至有开发商把房地产信托作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疯狂融资。 数据显示,2011上半年64家房企有7家采用信托融资总金额达41.81396亿元,其中嘉凯城和融创均以12亿元的信托融资规模并列居首,嘉凯城依托湖左岸项目信托融资、南京嘉业信托融资、中凯•东方红街项目信托借款12亿。除了这两家房企外,今年以来,其他大型的房企复地中航等开发商也加入的信托融资的行列中,复地集团在信托融资中获益2亿元人民币。 一年多来的房地产调控使得开发商资金情况不容乐观。“银根越收越紧,银行贷款的大门现在只剩下一条缝了,资金紧缺的压力勒得房地产公司喘不过气来。信托这个融资方式很方便,所以颇得房企青睐。”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 银行贷款市场二八分 中小房企生存之路堵死 相比信托融资,传统的融资方式仍是龙头房企信赖的融资渠道,64家房企中采用银行信贷的房企达21家占据着1/3的比例,其中万科、世茂、SOHO、华润、保利、招商等实力雄厚房企均采用传统融资模式。数据显示,21家房企银行贷款总额超700亿人民币,在当前楼市成交量明显下降的局势,国内通过银行贷款等传统渠道融资难度加大,更是凸显这21家房企雄厚的实力,银根逐日紧缩,加剧了房地产企业分化,开发商将面临全面洗牌。
年内3次加息、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房贷实际利率创新高,开发商融资更难了,成本也更高了;随着限购令扩至全国,调控还在加码;困难重重下64家房企融资总额超1484亿元,信托融资通过率仅10%,最后一根稻草也面临折戟,有的房企甚至不惜借月息高达5%的民间借贷,以解燃眉之急。而高本息的压力下中小开发商融资之路满是荆棘,未来生存状态堪忧。 面临融资困境加上销售困境,地产企业今年以来积极开拓国内外渠道筹备资金度过长期调控的困难时间。业内人士指出,大型开发商在海外市场的信誉好,评级高,较易获得资金;但对于中小型开发商来说,资信能力的差异使其较难获得一定规模的融资。即使获得融资机会,也通常面临高额的融资成本。在越来越严峻的市场和融资环境下,今年上半年,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剥离房地产业务的案例明显增多,同业并购活动频繁。中小地产商关门已初现端倪。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总经理葛海峰表示,下半年房地产行业中将会大量出现“大鱼吃小鱼”现象,许多房企开始频频使用并购、联合开发、房地产基金以及人民币债券这几种方式,不仅可以扩充融资渠道,还能以有利的方式获得资源,降低项目启动的资金门槛。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