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腾挪信贷空间 银信产品银行有意提前转表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8 02:04
人浏览
继信贷总量从严控制,发放节奏按月考核,存贷比指标红线,差别准备金率等多记重拳后,去年因被紧急叫停而闹得沸沸扬扬的银信产品再次被业内人士提及。

  记者昨天从广州银行业内人士处获悉,部分银行有意将其银信产品转入表内的时间提前至上半年完成。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广州分行人士表示,提前完成一方面是因为该行的存量银信产品已经很少,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上半年信贷额度可能比较多,给下半年的信贷额度安排腾出空间。

  意在腾挪信贷空间

  自银信产品遭遇急刹车后,相关金融机构纷纷拿出解决表外银信资产的计划,如建行去年曾披露,截至6月底该行的表外银信理财资产大约1700亿元人民币,其中今明两年到期产品共约500亿元,有大约1200亿元银信产品需要在2011年底前完成表外转表内工作。

  而南都记者昨天从广州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广州分行了解到,该行有意将银监会的转表内任务提前至上半年完成,该行有关人士解释,提前完成一方面是因为该行的存量银信产品已经很少,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上半年信贷额度可能比较多,给下半年的信贷额度安排腾出空间。

  不过并非所有银行都有此计划,浦发银行广州分行有关人士昨天就表示,将按照监管层和总行的要求,按时完成银信资产转入表内的工作。

  实际信贷规模或缩水1万-2万亿

  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首席分析师李旸测算,截至2010年底,存量银信合作产品总规模约有1.8万亿元,其中属于融资类产品的约有1万亿元;而到今年6月底,1.8万亿中的大约65%会到期,实际可能转入表内的银信产品规模可能在6000亿元左右。

  他认为,去年7.5万亿元的新增信贷中并不包括银行通过银信产品变相发放的信贷资产,因此2010年国内实际信贷规模应该高达8.5万-9万亿;2011年信贷将进一步收紧,全年信贷总量可能在7万-7.5万亿元;如果考虑存量银信产品的影响,实际新增信贷总量目标可能只有6.7万-7万亿元,这意味着2011年的实际信贷规模较2010年将缩水多达1万-2万亿元。

  为应对持续的票据压缩,广州部分银行票据部门已开始改变策略,不通过信托公司,而是在内部采取“委托代理”形式发售理财产品,通过与其他银行“合作”,变相发售用本行票据资产制作的理财产品,并将票据资产从表内转到表外。某国有银行人士表示,“该产品实际是在变相绕过监管,只因目前发行量太小,尚未受到监管层关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