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信托发行同比激增88% 短期产品占比上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8 02:06
人浏览
统计显示,11月国内信托市场产品数量环比增加35.58%,同比增加88%。分析人士表示,面对通胀和物价上涨,居民担心财富大幅缩水,纷纷寻找各种理财渠道,由于信托产品的收益率远超其他理财产品,因此受到投资者追捧。

  信托市场规模大增据普益财富统计,11月共有43家信托公司发行141款集合信托产品。

  从运用领域看,11月房地产领域产品发行量居首,为46款,其次是工商企业领域和证券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与前一个月相比,11月信托产品的资金运用领域有所扩大,运用于金融和商品的产品数量为9款。这种做法,可以降低信托资金运用集中度过高的风险。

  从运用方式看,11月债权投资类产品发行量再居首位,物权投资类次之。债权投资类主要包括贷款运用类和单纯的购买债权型的信托产品,这两类产品从本质上看都属于融资类,类似银行贷款。这种信托产品发行量大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年末收紧信贷导致企业转向信托渠道融资的现实。

  数据显示,11月中短期产品占比上升,长期限产品占比下降。

  从新发产品的期限分布看,中、短期产品占比环比分别上升9.18和0.71个百分点,长期限产品占比大幅下降12.94个百分点,开放式产品占比则微降0.04个百分点。

  普益财富分析师认为,从单个资金运用领域看,房地产领域不同期限的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走势与市场整体走势一致,主要原因是当月房地产信托产品发行量较大,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市场走势。而且从预期收益率看,房地产信托产品占绝对优势。工商企业领域产品期限和预期收益率表现符合资本市场一般规律,从收益率看,工商企业领域仅次于房地产领域。基础设施领域的信托产品一般有政府信用作担保,加之融资项目一般涉及民生问题,风险相对较低,预期收益率也处于实业领域之末。

  年末“发力”只为高收益事实上,信托理财的年末发力并非突发事件,而是市场需求大增的结果。目前央行上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至2.5%,而11月CPI为5.1%,存款利率远远跑不过

  CPI,负利率时代已成定局。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整物价,但从长远看,随着经济增长,一定程度的通胀在所难免。这种情况下,市场对理财的需求就出现了“井喷”。

  在众多理财产品中,信托产品以稳定性和高收益率吸引着投资者。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统计,上周国内信托收益最高的产品是吉林信托发行的3年期投向工商企业领域的贷款项目“松花江13号—内蒙古东泰矿业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收益率为12%;收益最低的是山西信托发行的1年期投向工商企业领域的贷款项目“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十三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收益率也达到了6%。另外,股市震荡和楼市调控,也导致投资者转向信托理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