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热度攀升 信托产品成理财市场牛股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8 13:32
人浏览
虽然经历了5月被叫停银行担保、并不再提供保本功能的变故,但银行信托理财产品的发行和销售丝毫没受到影响。从今年年初至7月底,沈城银行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逐月成倍增加,总量从1月份的36款增加到7月份的219款,攻下了银行理财市场的半壁江山,俨然理财市场的“牛股”。

  业内认为,如无政策上的变化,受投资者求稳心态和大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双重影响,年底之前,该类产品将热度不减。
  【测温】
  热度攀升 占半壁江山
  本月初,某国有商业银行一口气推出了18款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总计发行规模达到65.8亿元,投资期限最长的一年,最短的只有20天。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大有席卷8月理财市场之势。
  实际上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人民币信托类理财产品经过半年的发展壮大,已经占到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一半。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发布的《2008年7月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报告》,2008年7月份,38家商业银行(包括31家中资银行和7家外资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495款,其中信贷资产理财产品发行数为219款,市场占比为44.2%。
  “即使市场上这类产品数量较多,销售状况却非常理想,有的产品刚开始销售就会被抢购一空。”建行贵宾理财中心彭渤介绍。据了解,沈阳某银行一款信托类产品的起购门槛为500万元,在一天内就有2亿元的资金参与认购。
  【变脸】
  不再“保本” 仍属稳健产品
  不过细心的投资者能发现,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保本”二字已经销声匿迹,各银行将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的中低风险评级调整为中等风险评级,并不再提供本金保证。
  对此,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今年5月份,银监会叫停商业银行为融资性信托提供担保,因此多家商业银行随后发行的该类理财产品就不再提供保本功能。“不提供保本,并不代表投资者就一定面临本金损失,从到期的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情况来看,还没有出现过投资者损失本金的情况,在银行各类理财产品中,该类仍属于稳健产品,根据期限不同,能够实现4%-7%不等的年化收益。”业内人士表示。
  “除非国家出台更为严厉的政策以控制整体信贷容量、保证货币政策执行,否则至少是今年年内,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将继续成为各方追捧的热门投资品种。”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李要深认为。
  【提示】
  风险不大 建议首选短期
  信用风险是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最大的投资风险,银行担保被叫停,会不会增加该类产品的信用风险?李要深表示,不少银行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从来就没有加入过担保要素,比如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即使有叫停担保之说,对这类理财产品也丝毫没有影响。
  另外,从产品的实际发行情况来看,近期各家银行发行的产品中,频频出现具有垄断特征的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的名字,以上周发行的49款产品为例,其中有17款产品的借款人是大型企业,其中包括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等企业,这些企业的信用等级比较高,因此产品信用风险也较小。
  不过银行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无论是从理财产品本身的流动性来看,还是从规避产品信用风险的角度来看,选择长期产品都不是明智之举,在投资期限的选择上,应重点关注半年期或更短的产品。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