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贷款类信托理财产品将走向何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2 14:57
人浏览
4月份“监管风暴”以来,贷款类产品持续升温,成为理财市场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但随着银监会向各大商业银行叫停对融资性信托提供担保,并禁止商业银行在融资性理财产品中承诺收益率,该类产品走向变得扑朔迷离。
  监管部门此举无疑是坚持从紧货币政策的一个信号,在促使信托公司提高理财创新能力和加强自主管理能力的同时,又收缩了商业银行利用融资性信托变相放贷的空间,防止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将表内业务表外化规避贷款规模限制。此项举措从短期内来看肯定会减少银行中间业务收益,但长期来看起到了降低银行信用和操作风险的作用。
今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贷款类产品发行数量已超过了400款,以产品规模平均2亿元保守估计,该类产品总量已高达800亿元。同时该类产品的投向主要为房地产、基础设施等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效果。随着政策的出台,虽说可以采用第三方担保的变通方式,但由于第三方担保缺少了商业银行的信用及第三方担保附加成本,将会改变该类产品的信用级别,进而影响目前该类产品收益较相近的局面。如果取消担保,随着投资者承担风险的加大,产品相应的风险溢价将会提高,同时理财产品的类型也将发生改变,非保本浮动收益同时预期收益差距变大将是该类产品发展的趋势。
  总体看来该项新政策不会对理财市场及银信合作带来太大影响。因为该政策仅对与银行合作比较密切特别是靠向银行提供通道获益的信托公司,以及依靠通过信托平台获取低成本资金的银行产生影响。政策出台后,信托公司和银行将面临市场、融资项目及产品的重新评估和定价,这最终将有利于推动投资性信托业务的发展,促使银行通过创新及改进服务来发展理财产品市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