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疗废物扔垃圾桶隐患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23 02:46
人浏览

  核心内容:医疗垃圾是一定要加强管理的,如果把它们当作生活垃圾一样随意丢弃,混入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就会造成疾病传播,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前天上午,网民发帖称,南县钱库镇公园路和环西路的垃圾桶成了一些卫生室的垃圾丢弃桶,并说随意处理这些垃圾有可能成为新的疾病传染源。据市卫生监督所人员鉴定,网友反映的部分垃圾确属医疗废物,应当专门回收、处理。苍南县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王志理表示,这些医疗废物的来源有待进一步调查。

  一、环卫工曾被废弃针头刺伤

  这名网民发了3张照片。其中两张照片显示,两个绿色的垃圾桶内散落着棉花签、玻璃瓶子、药品包装盒等医疗机构产生的垃圾。

  前天下午1时许,在钱库镇公园路和环西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对垃圾桶里,记者发现其中一个桶里有棉花签等垃圾。

  由于负责该路段清扫的环卫工人已经换人,新来的工人尚不知道这些垃圾的来源。

  钱库镇市政园林保洁大队保洁监督员王某说,去年曾有个环卫工人在清扫过程中,手被废弃针头所伤,当天就肿起来,后到医院就诊。

  二、垃圾桶内翻出医疗废物

  环卫工人、当地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和记者一起翻看了一个垃圾桶里的垃圾。其中有棉花签、安瓿瓶(一种密封的小瓶,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及疫苗、血清等)等医疗废物,一些瓶子外包装有“注射用阿奇霉素枸橼酸二氢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等字样,有的还注明了“供静脉或肌肉注射”。

  根据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印发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棉花签作为感染性废物、安瓿瓶作为损伤性废物,都要求回收集中处理。据市卫生监督所相关科室负责人鉴定,有“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字样的瓶子属于安瓿瓶,应当回收处理;棉花签如果确定为医用棉花签,也应当回收。

  钱库镇中心卫生院承担了镇内70多家诊所的医疗废物代收、存储工作。该院负责人金某荣介绍,他们每周安排专人对这些诊所的医疗废物进行一次回收,并做好登记工作,至于镇上垃圾桶里的医疗废物,他们不清楚是谁扔的。

  三、卫生监督所将加大检查力度

  距离这两个垃圾桶不到20米处,是一家儿科诊所。该诊所负责人林医生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将废弃针头等医疗废物放入专门的容器中,等候钱库镇中心卫生院的人员前来回收。只有药品包装盒等不属于医疗废物的,才作为生活垃圾扔进垃圾桶里。

  苍南县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王某理称,他们下一步将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理加大检查力度,乱扔医疗废物的违规行为一经查获,将依法处理。

  【律师提醒】

  医疗垃圾的相关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规定对医疗垃圾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杜绝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合,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医疗垃圾的处理方式

  1、灭菌消毒法

  灭菌消毒处理方法较多,可采取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化学消毒法、微波消毒法等。灭菌消毒法主要是通过高温、高压、化学试剂、一定频率或波长的微波等技术,破坏微生物及病毒的生存环境,降低医疗垃圾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危害的程度。灭菌消毒法需针对不同的医疗垃圾选择不同的灭菌方法,其灭菌效果限制因素较多,由于医疗垃圾的种类繁多且差异性大,因此有可能无法达到最佳的灭菌效果。而且垃圾的体积和外观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一般条件下可用于焚烧前的预处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作为最终填埋处置前的处理手段。

  2、高温焚烧法

  根据研究,医疗垃圾中占总重量92%的组分为可燃性成分,不可燃成分仅为8%,在一定温度和充足的氧气条件下,可以完全燃烧成灰烬。焚烧处理是一个深度氧化的化学过程,在高温火焰作用下,焚烧设备内的医疗垃圾经过烘干、引燃、焚烧三个阶段将其转化成残渣和气体,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在焚烧过程中也因高温而被有效破坏,还能有效实现减容和减重。焚烧法适用于各种传染性医疗垃圾,是医疗垃圾处理领域的主流技术。

  3、热解处理法

  热解法是利用垃圾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将医疗垃圾中有机成分在无氧或贫氧的条件下高温加热,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合键断裂,使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转变为可燃性气体、液体燃料和焦炭的过程。这种处理技术与焚烧法相比温度较低,无明火燃烧过程,重金属等大都保持在残渣之中,可回收大量的热能,较好地解决了医疗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最大难题。

  4、等离子体法

  等离子体法是处理医疗垃圾的一项创新技术,它消毒杀菌的原理是:用等离子体电弧炉产生的高温杀死医疗垃圾中的所有微生物,摧毁残留于细胞的毒性药物和有毒的化学药剂,并将金属锐器及无机化学品熔融,使其彻底销毁。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