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治安管理处罚的证据种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17 15:33
人浏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如果有不法分子,企图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么执法机关将会给予一定的惩罚,将其捉拿归案。接下来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学习一下治安管理处罚的证据种类。只有了解清楚治安管理处罚的证据,我们才能够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治安管理处罚的证据种类

  1、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分类标准:证据的来源

  含义:原始证据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

  传来证据是指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

  区分意义:原始证据的可靠性和证明力大于传来证据。

  2、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

  依据证据的证明作用是肯定还是否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将证据分为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

  凡是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存在和犯罪行为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为的证据,是有罪证据;凡是能够否定犯罪事实存在,或者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是无罪证据、(间接证据与原始证据不符的证据,就是无罪的证据)

  3、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凡是表现为人的陈述,以言词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言词证据;表现为物品和痕迹和以其内容具有证据价值的书面文件,即以实物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实物证据。

  4、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根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是能够单独地直接指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是不能单独地直接指明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的证据。

  二、相关法规

  根据最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之规定,证据的种类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而以上证据种类中,具体证据的分类的界定需要法院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来进行界定,针对目前出现较多的视听材料,其法律效力受到社会的质疑较多,而视听材料一般无法单独证明某事实,更多的是作为证据链中的一种材料,来形成有利于我方的证据链。

  治理案件的证据种类很多,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理性,其中不同的证据种类也决定了诉讼过程中收集证据的法律效力,从而达到案件的审理更公正清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如果有不法分子,企图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么执法机关将会给予一定的惩罚,将其捉拿归案。接下来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学习一下治安管理处罚的证据种类。只有了解清楚治安管理处罚的证据,我们才能够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