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仲裁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16 19:00
人浏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一部规范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活动,保护劳动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那么合同仲裁时效是怎么规定的?如果发生纠纷,怎样仲裁解决合同纠纷?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合同仲裁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关于合同纠纷仲裁的时效,我国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因此按照司法实践参照民事诉讼相关规定,故按照最新的《民法总则》,一般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有特别规定的参照特别规定,您是和跨国公司签订的合同,有可能是国际销售合同,那么诉讼时效就是4年,也就是说申请仲裁的时效可能是3年或4年。

  二、怎样仲裁解决合同纠纷

  仲裁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协商不成时,根据有关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由一定的机构以中间人或第三者的身份,对双方发生的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和义务上作出裁决。用仲裁的方法解决合同纠纷是常用的一种方式。

  当事人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应注意以下问题:

  1、仲裁期限。当事人一定要抓住时机,在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有效期限内,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因错过时机而丧失自己申请仲裁的权利。

  2、仲裁机关及管辖。根据合同仲裁条例的规定,合同仲裁机关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立的合同仲裁委员会。案件管辖原则是,一般由合同履行地或合同签订地的仲裁机关管辖。因此,当事人应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关申请仲裁。

  3、仲裁效力。通过仲裁机关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后,协议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认真遵守。如果调解不成,仲裁机关最后作出的仲裁裁决便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遵守,否则,法院则要强制执行。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合同仲裁时效是怎么规定的以及怎样仲裁解决合同纠纷等相关法律知识。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一般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楚雨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