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仲裁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2-17 13:09
人浏览

  仲裁的情况下,我们面对强制下进行执行,那么它的期限需要我们去了解和知道它的最新情况,并且仲裁有效的时间我们到底有多少?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仲裁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多久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一、仲裁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多久

  根据《仲裁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从2008年4月1日开始,根据2007年10月28日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延长到了两年。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因此,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从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而法院一般应在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完毕。

  

  二、仲裁有时效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第二十七条里面写到,由于劳动产生的争议从而申请仲裁的时间期限为一年。仲裁有效时间是从你知道或者应该是你知道自己的权益被侵犯的时候开始计算的。有效的时间只有一年,如果过了一年,那么你就不能申请仲裁也不能提起诉讼,你就只能跟公司来协商或者调解劳动纠纷。

  虽然有效期为一年,但如果是由于对方同意履行他的义务履行到一半违约中断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仲裁时间是从中断时开始算起,仲裁时效期限就要被重新计算。这个时候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仲裁法规定的仲裁范围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仲裁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多久问题的解答,所以说在仲裁的强制性的期间我们还是可以知道它的期限和它的时效具体有什么和范围是什么情况。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网站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