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深圳大学毕业生捧回中国专利金奖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8-03 18:16
人浏览

2006年04月11日 07:24 深圳商报

  探寻深企自主创新之路

  深圳创益科技公司自主开发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绕开国外技术壁垒

  不久前,深圳创益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毅捧回了第九届中国专利奖15个金奖奖杯中的一个。该公司开发的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获得本届专利奖基础原材料发明专利金奖。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的中国专利奖是国际认可的权威性评奖,每两年举行一次。深圳创益公司获得金奖,是因为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创出中国太阳能产业普及之路。

  晶硅资源利用提高效能100倍

  据介绍,太阳能电池的原料是晶硅,占了成本的80%以上。2004年,我国多晶硅的需求量为3800吨,而国内的产量只有60吨。由于市场上晶硅原料紧缺,每公斤太阳能级多晶硅2000年售价9美元,到2005年飙升到60美元。

  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的缺点是转化率较低,一般为5.5%-6%,创益公司的叠层产品能达到7%-8%。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化率为15%-16%。但是,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厚度为180um,而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的厚度为700nm,也就是说,同量晶硅可以生产出200多倍的太阳能膜。由于转化率低一半,从效能上讲,同量多晶硅可生产出比晶硅太阳能电池多100倍的太阳能薄膜。

  绕开国外技术壁垒目前,我国太阳能产业九成以上原材料依赖进口,九成以上产品出口,加工利润仅5%-6%,处于两头“卡”在外的被动局面。主要原因是关键技术掌握在国外大公司手里。

  创益公司总经理李毅在纸上画出传统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产业链:我国有大量的石英石,通过冶炼提炼出0.99-0.9999的粗硅料,低价出口到国外。国外公司加工生产出0.999999-0.99999999的硅烷气体,再通过西门子法生产出多晶硅粒。以上两道工序属于重化工业,技术垄断在WAK、HEMLOCK、SGS等几家国外公司手中,并且投资巨大。多晶硅粒进一步加工有两种方法:一是拉单晶,高纯度的用于IC,低纯度的用于太阳能;二是铸锭多晶硅。我国太阳能企业大多是进口单晶硅和多晶硅,进行切割抛光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后工序生产。在这条工艺路线中,西门子法是关键一环,我国不能掌握,因此提炼过程70%以上的多晶硅通过氯气排放掉了,而且污染严重。

  创益公司生产的是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非晶硅的原料是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中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之前的硅烷气体,避开了成本最高和技术难度最大的西门子法工艺,直接将硅烷气体进行玻璃镀膜,然后制作电极和封装。

  专利发明人是深大的毕业生

  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专利发明人李毅是深圳大学的毕业生。1997年,李毅创办深圳创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目前我国最大的弱光型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目前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产品主要出口卡西欧、西铁城、佳能、金宝、APT等国际大公司。最近又开发出太阳能建筑玻璃技术和产品,可用于建筑节能,产业化前景巨大。

  50兆瓦项目正在建设中

  李毅介绍,太阳能电池已经是国际市场的抢手货。仅2005年,因生产能力不足,创益就丢掉了1亿多人民币的国外订单。今年2月份,又有美国一家公司找上门,每月下单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也只能放弃。目前,公司目前正在龙岗大工业区建设50兆瓦的项目,以缓解生产能力的不足。

  李毅称,如果按照传统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从有关资料看到,国内有企业从拉单晶和铸锭多晶硅开始做起,50兆瓦的项目总投资将达到18亿元。而创益公司正在建设的50兆瓦项目,计划投资只有1.3亿元。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