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四川南充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6-07 09:25
人浏览

  11月10日,记者从四川南充市文体局获悉,目前,南充已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非遗”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

  南充“非遗”厚重 保护体系完善

  南充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先民们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和文化积淀过程中,渐渐融入了中原文化、楚文化与巴蜀文化,使之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川北文化。内容丰富的大木偶、灯戏、皮影,绚丽多彩的民间美术和手工技艺,婉转优扬的音乐和戏曲,别具一格的民俗节庆活动……这些川北文化的瑰宝共同构成了南充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6月,文化部开展了首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我市抢救和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资料和珍贵实物。目前,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阆中皮影戏、南部何家班皮影戏4项民间艺术,先后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巴象鼓舞、傩戏等24个项目进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充市人民政府已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41项,各县(市、区)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125项,基本形成了国、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为规范保护和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管齐下”抓保护 “老树新花”焕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根本上说是对掌握“非遗”技艺的传承人的保护。目前,我市已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6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7人。南充采取了五种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是通过各级政府命名代表性传承人,鼓励传承人进行传承活动;二是依托市文化馆和县(市、区)文化馆积极开展传承保护工作,近3年来共培训剪纸、曲艺、戏剧等各类人员上千人(次);三是通过各种途径组织民间的雕塑、剪纸、刺绣、傩戏、皮影等民间艺人收徒,传承技艺;四是以市川北灯戏团(市川剧团)、省大木偶剧院为主,进行国家级保护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五是扎实开展特色文化(艺术)之乡的创建活动,以创建推动一批特色文化项目的传承保护。

  当今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机械化生产淘汰了传统的手工生产,许多“非遗”项目逐渐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但南充孜孜不倦地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取得了可喜成绩。

  融表演、雕刻于一体的文化遗产——川北大木偶和川北皮影,目前已焕发出新的生命与活力,在省内外甚至海内外开辟了演艺市场。近年来,经阆中市政府的努力,“王皮影”传承人王彪兄弟二人重操祖业,常年坚持在阆中旅游点演出;经南部县政府的努力,“马王皮影”传承人何正同的儿子何华平放弃在外打工,返家专心习艺,目前已有第八代传人接班。

  “许多‘非遗’项目是可开发、可利用的文化资源,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促进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市文体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除了政府的扶持,关键还是要走进市场,有了经济效益才会有更多的人来学习。“非遗”项目的开发利用,是推动“非遗”传承发展的首要任务。

  融入群众固根基 文化惠民担大任

  “近年来,我们组织‘西山风景区大庙会’、‘遗产活动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许多活动,来扩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同。我们也参加了‘中国(成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许多类似的‘非遗’项目集中展示活动,目的就是让‘非遗’与广大群众近距离接触,呼唤起广大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珍惜与热爱。”市文化馆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非遗”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融入百姓,能够给“非遗”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营养丰富的土壤,让其蓬勃发展。

  “川北剪纸新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关键是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市文化馆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川北剪纸能人辈出,先有以何作霖、林世明等为代表的享有盛名的老一辈艺人,现又有何小铿、林敏等屡获大奖的后起之秀。川北剪纸在仪陇习者众多,仪陇因此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南充“非遗”要传承发展,就要融入百姓生活,这样不仅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让“非遗”项目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记者吴奉天,实习生唐福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