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著作权法如何规定演绎作品的行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9 03:19
人浏览
导读:演绎作品基于已有作品进行再创作而产生,演绎者在行使著作权时不能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如果产生了纠纷的,可以协商处理,也可以申请仲裁或者是向人民法院起诉。

  一、著作权法如何规定演绎作品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演绎作品是指基于已有作品进行再创作而产生的新的作品,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者享有。但演绎者在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即演绎者应当注明原作品的名称和原作者的姓名,并尊重原作品的内容,不得歪曲、篡改原作品。具体来说,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包括使用权、转让权、获得报酬权等,演绎者可以自己行使这些权利,也可以授权他人行使这些权利。但演绎者在行使著作权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如果演绎者对原作品进行歪曲、篡改或者其他不当使用,可能会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引起侵权纠纷。此时,原作品的著作权人可以要求演绎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三条

  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二、著作权法中演绎作品权属纠纷如何处理

  法律快车提醒您,处理方法如下:

  1.和解。和解由当事人自行启动,不受司法程序、法官职权的直接约束和支配。

  2.调解。著作权纠纷调解是指著作权纠纷当事人在调解人的主持下,协商解决著作权民事争议的一种方式,一般是指诉讼外的调解。

  3.仲裁。著作权纠纷仲裁是指著作权纠纷当事人按照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有关争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争议的事实和权利义务作出判断和裁决的一种制度。

  4.诉讼。诉讼是由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程序解决著作权纠纷的方式。在解决著作权纠纷的方式中,诉讼的适用范围最为广泛,也最为重要。

  三、著作权法中演绎作品的保护期限是多久

  1.作品的作者为公民的,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50年的终止时间为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2.法人、非法人单位的作品及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50年,自作品首次发表时起算,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3.影视录像作品和摄影作品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的保护期为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予保护。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