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宁夏青铜峡:农家书屋一屋多用农民受益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26 06:06
人浏览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围绕当地实际,大胆创新,农家书屋在成为全市农村传播先进文化、推广科技知识、改善村风民风、培养新型农民综合平台的同时,还成为集计生服务、远程教育、党员培训、法律课堂、技能培训、电子阅览等11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知识传播阵地。
宽敞整洁的房间里摆放着书架,分门别类地陈列着数千册图书,一些村民正在电脑上仔细阅读,有的农民还在阅览桌前边看边记……这是日前记者在青铜峡市小坝镇幸福村前进社区农家书屋里看到的。
“书屋充分利用现有村级办公场所,实现了‘一室多用’。”该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宝珍告诉记者。这个书屋建成后,很快就成了农民群众求知识、学科技和开展文化活动、提高文化素质的“集结地”。自从有了农家书屋,村民们足不出村,不花钱就能在家门口学到各种知识。在建设嘉宝工业园区时,镇上还组织2000多名失地农民在该农家书屋进行了建筑技工、家政服务、汽车驾驶等职业技能培训,许多农民就是在农家书屋获取致富信息、学到实用技术后走上了致富路。
“将农家书屋与党员远程教育室、村文化活动室、多功能会议室等多项农村工作室合并在一起,既整合了资源,又方便了群众。”该市文广局新闻出版科科长陈玉玲介绍,现在,该市各县(市、区)都很重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无论是场地面积,还是基础设施均达到了规定要求。农家书屋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读书难、借书难、看报难的问题,更成为了全市农村传播先进文化、推广科技知识、改善村风民风、培养新型农民的综合平台。
廖桥村“杜海文化大院”、“德裕文化大院”,依托农家书屋在节假日期间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读书猜谜活动,不但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增进了邻里和谐。青铜峡市瞿靖镇朝阳村、蒋顶村,峡口镇鸿乐府清真寺,胡家渠村等农家书屋积极帮助农民群众学文化、学科技,使许多农民群众通过报纸杂志及时了解信息,找到了更多的致富门路。
“农家书屋是一项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民生工程。”该市文广局分管此项工作的薛斌副局长对此深有感触。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的日渐改善,广大群众开始有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追求,渴望接触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继2008年自治区首批建设的10个农家书屋试点揭牌仪式在青铜峡市举行后,该市市委、市政府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作为强农惠农的大事来抓,先后建设农家书屋536个,实现了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农家书屋现已成为方便农民的“精神粮仓”、“致富金屋”,成为黄河中上游河套灌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块新阵地。

张国凤 农民日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