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媒体官方微博应该做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21 15:54
人浏览

  □本报记者 袁舒婕 本报见习记者 赵新乐

传统媒体在微博上认证加“V”后,传统媒体官方微博这个迅捷、精悍、活泼的新媒介,就成为很多传统媒体又一个及时发布信息的重要平台,用一位普通市民夏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很欣喜地看到一张报纸随时在说话”。虽然目前媒体官方微博注册数量庞大,且在微博平台上活跃的媒体不在少数,但真正将媒体官方微博当做一个独立媒体来运营的并不多。如此数量众多的媒体官方微博面临很多问题:如何进行管理?如何利用好自己的官方微博?

培养阅读黏性 进行独立运营

传统媒体应尽可能在有影响力的微博网站开通自己的官方微博,并成为自身作品及其品牌的宣传、营销和公关的综合平台。但目前一些媒体的官方微博肆意参与一些博文的评论,其表达方式十分随意且缺乏严谨,媒体观察者薛陈子认为,究其根本原因,是传统媒体没有真正重视和研究如何运营官方微博,官方微博的态度被微博编辑个人所代表。

作为一种媒体自身营销的手段,微博有不错的效果。“从树立品牌上看,有必要将媒体官方微博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型媒体来运营,而不仅仅是传统媒体的营销工具、副产品。”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所长、《新闻记者》主编刘鹏认为,“@新周刊”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它的微博具有关联品牌、独立运营的特点,除了早晚帖,大多数内容是独立成篇,能给受众一个完整的信息。内容结构、发帖频率上也显示出精心策划的特点。比如,每天信息类、评论类、娱乐类、图片视频类的内容都有涉猎。刘鹏觉得这样一个相对完整、固定的信息结构,容易培养起受众的阅读黏性。

虽然官方微博也是一个宣传平台,但绝不等于新闻发布窗口。互联网专家刘兴亮认为,如果仅仅作为新闻发布窗口的话,建议使用博客,而不是微博。负责《经济观察报》新浪官方微博的编辑李晶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经济观察报”也不局限于报社的副产品,除了推荐自家媒体的内容外,还会有自己制作的专题或者是微访谈。“我们的官方微博会经常收到很多私信和评论,这些都是读者和我们用户的一些情况反馈,我都会很及时地给予回复,并且及时反馈给相关负责人,这样对方就会觉得《经济观察报》的行动效率很高,更值得信赖。”

开发定制内容 控制微博情绪

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内容选取的范围很大,可以有明日重磅稿件预告、突发新闻事件直播、已见报稿件网址链接、媒体主办活动微博宣传等。但是需要考虑到,微博具有内容发布与互动功能,它既是媒体,又是网络社区,因此,腾讯微博相关负责人认为,从一些做得比较好的传媒微博来看,不仅仅是把传统媒体的内容往上搬的工作,还应有一些根据微博而特别定制的内容,这样才能体现微博的亮点和特点。比如,一些媒体直接在微博上进行市场活动,如抽奖、有奖问答等。

李晶告诉记者,《经济观察报》和新浪合作,开发了一个经观微博,里面集纳了商界、金融界的知名人士,还包括《经济观察报》的记者和编辑,致力于打造一个财经精英圈。

在媒体微博中时常会看到一些个人情绪化的内容表达,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赵振宇认为,这有悖于媒体官方微博的定位,也有损官方微博的公信力,媒体相关负责人应对代表本媒体立场的信息发布加强把关,使所发布的信息与本媒体的立场、定位相符合,毕竟官方媒体不是个人的自由论坛。刘兴亮同时表示,官方微博可以写得随性一点,语言也网络化一点,适当地使用“亲们”、“伤不起”等字眼效果更佳。

遵循微博规律 专人发布管理

随着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势如破竹的发展,很多媒体开始思考并探索关于媒体官方微博的用人方式。一些媒体设立专门的部门或者专人负责官方微博,并且尝试在官方微博上举办各种活动,增强影响力。

随着微博的日益火爆,也带来了业界对“微博运营专员”的需求。“微人才”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座上客”,并且薪酬可观。《扬子晚报》总编辑刘守华提到,从2010年1月上旬起,《扬子晚报》的官方微博每天都有报社专人负责维护、定时更新。专人管理能尽可能更好地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刘守华深有感触地说:“《扬子晚报》官方微博开通近两年来,我们深切体会到,传统媒体的专业把关能力,不仅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同样也是纸媒所开微博的核心竞争力,微博上信息的准确性更值得粉丝期待和尊敬。”

李晶介绍说,之前《经济观察报》的官方微博更多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今年5月开始,《经济观察报》设立了专门的微博编辑进行管理。8月11日,李晶组织了一场关于“美债危机的背后”的微访谈,邀请一些知名的学者和经济人士在微博上进行探讨。大家虽身处不同地点,但通过各自的微博,使发言均呈现在同一页面之上。

虽然不少传统媒体纷纷开始设专人管理官方微博,但依然有不少媒体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是由记者、编辑兼职管理,或者是由实习生承担此工作。对此,刘兴亮认为,媒体高层应该将此问题重点关注,必须要在管理上设立专人来负责官方微博,在工作时间上也要针对不同媒体特性予以不同安排。“官方微博账号的维护,很多人把它当做一份狭义的工作,因此就导致一个结果,这份工作跟以往的其他工作一样,也是实行8小时工作制,只在上班的时间段来维护官方微博。殊不知,这份工作跟以往的工作大不相同,这是全新的平台,有自己的规律,每天21点~24点也是一个微博活跃的时期,而且对很多用户来说,只有这个时间段才能够方便地参与各种互动,因此,运营专员的8小时工作时间是不对的。”

微博时代是一个快速的时代,“在传统媒体内容运营中,总编辑总负责制无疑是与官方微博运营最大的区别”。薛陈子认为,现有传统报业的信息发布流程不能满足微博化的需求,传统媒体需要建立全新的流程体系。刘兴亮也认为,一些官方微博维护人员得到的授权不够,很多问题不敢擅自回答,都需要请示领导。而领导时常很忙,“可以说,一个不及时的官方微博,不是一个好的官方微博”。

  议论风生

@杨月辉2010 微博是传统媒体的信息源、可能的内容供应商;微博可以扩大传统媒体影响范围,传统媒体的优质内容在微博中可以获得广泛传播;应该看到,微博仍然不能直接影响社会进程,起到作用仍然需要传统媒体助力。官方微博应该定位在信息内容服务、获取信息源、扩大影响力。[page]

@南南说事 传统媒体官方微博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无论发布什么都要认真思考。还有就是定位很重要。没有明确的定位是做不好官方微博的。

吉林财经大学 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以简洁明了为主,也十分注重社会性、示范性、导向性,但更注重与青年人的沟通、互动。官方微博的信息发布程序简单、力求快捷、高效,必须快于先于传统媒体。

@杨月辉2010 传统媒体和官方微博的服务对象不同,这就决定内容选取、信息发布不同。官方微博应该是传统媒体的“青年时期”,内容的发布应该满足青年人的好奇心理,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去选取一些内容。

@且等木棉花开 以官方媒体记者的身份认证发表微博,微博所有博文与所在媒体刊发的报道具有同样效力和作用;纯粹以个人身份开博,应当注明不代表所在媒体的意见和态度。

(以上观点摘自新浪微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