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百姓需要为民做事的好记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17 23:58
人浏览

  □《今晚报》记者 赵宝起 本报记者 樊国安

11月22日本报刊发通讯《女记者和她的“特殊女儿”》

11月22日《今晚报》全文转发通讯《女记者和她的“特殊女儿”》

《女记者和她的“特殊女儿”》刊发后,主流网站纷纷转载。

图为姜艳秋(左)正在接待群众来访。《今晚报》记者 左山 摄

《中国新闻出版报·传媒周刊》11月22日刊发通讯《女记者和她的“特殊女儿”》,该文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女记者姜艳秋救助“孤儿”的善行义举成为广大读者、网友热议的焦点。很多读者认为,这是新闻战线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涌现出的又一个先进典型——

11月22日,《女记者和她的“特殊女儿”》在《中国新闻出版报》发表后,中国记协网在第一时间,滚动转载了这篇通讯。随后,搜狐网、百度网、新浪微博、天津网、今晚网、山西出版传媒网、南方报网、传媒陕西纷纷予以转载。当天,《今晚报》全文转载了这篇通讯。在这家报社的千名读者评报中,该篇文章获得读者好评第一名。读者普遍认为,从女记者姜艳秋身上,看到了“好人就在身边。老百姓需要这样的好记者,这样的好记者值得老百姓学习、尊敬”。

记者采访了天津新闻界的专家、读者和姜艳秋的同事、亲属,他们的反应和评价更加丰富了姜艳秋的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和人格魅力。

基层有大爱

11月25日,南开大学传播学系主任刘运峰教授专门写了一篇感受:《让大爱在人间升华》。他写道,《中国新闻出版报》首发、《今晚报》转载的《女记者和她的“特殊女儿”》是一篇感人至深的通讯。在当今社会,善行义举并不是什么新闻,因为,每个人都会时时做一些好事、善事。但是,假如需要持续不断地帮助一个素昧平生的人,需要毫无怨言、默默无闻地救助一名孤单女孩儿达6年之久,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对此,《今晚报》记者姜艳秋给人们作出了表率。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没有起伏跌宕的大波折,有的只是琐碎、辛苦、付出和坚持,但姜艳秋却默默地承受下来了,以自己的爱心、自己的操劳、自己的奉献谱写了一曲慈善之歌,一曲大爱之歌。

这篇通讯作品也给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带来了一个启示,那就是,我们的记者不必总是盯着大事件,瞄着大明星。实际上,在我们身边的许多普通人身上,闪烁着耀眼的人性的光辉,展现着更多的人格的魅力,这些普通人才正是鲁迅先生所称的“中国的脊梁”。好新闻来自基层,好作品来自第一线,也只有不断深入基层、走访一线,才能源源不断地写出好的新闻作品。基层,永远是新闻的源头活水。

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卫东教授写道,读了《女记者和她的“特殊女儿”》一文,感慨良多,除了被姜艳秋的善行义举所打动,我认为姜艳秋事迹的出现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以下三方面思考。首先,她以个人内心的善良和外在的善举,诠释了记者的良心和媒体与社会的良知。从媒介专业主义角度看,她把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其次,这是新闻界对落实中央关于“走转改”精神和中共天津市委“天津精神”凝练工作的很好诠释;是把党的意志与人民的疾苦、呼声统一起来,把民族的复兴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把一切为了人民的新闻工作丰富内涵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统一起来的良好范例。再次,它回答了当代中国新闻工作者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一重大命题!

她帮了很多人

《今晚报》群众工作部主任袁蛟说,2004年年底,天津市建委处理农民工拖欠工资期间,姜艳秋接到一些有疾病的农民工来信。在向有关部门反馈情况的同时,还用自己的工资给这些农民工买药。当她得知一位湖北籍的农民工有病无钱医治的时候,她慷慨地拿出1000元给其看病。那一年,《今晚报》和天津市慈善协会组织社会人员和天津市社区里的孤儿结对子,帮助一个孤儿一年500元,姜艳秋一次就结了4个对子,捐助孤儿2000元。姜艳秋这个行为持续了3年,直到4个孤儿小学毕业。在和天津市儿童福利院联合搞慈善互动活动时,姜艳秋不仅让自己女儿捐赠衣服给那里的孤儿,还让女儿到福利院做义工,女儿至今还经常到福利院做好事。汶川地震时,姜艳秋除了参加报社正常组织的捐款外,还在所在的居委会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000元,通过网站又捐款2000元,还让自己的女儿在学校捐款1000元。

《今晚报》群众工作部主任助理黄助讲述,2010年10月5日,姜艳秋在今晚报社大厅接待读者,一个不断哭泣的中年女人和一个病弱的女孩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个16岁的女孩原来有着阳光般灿烂笑容,却不幸罹患霍奇金淋巴肿瘤。家里为她治病已经把家底掏空了,还欠了不少外债,实在无力继续承担她的治疗费用,如今母女俩就挤在一间只能摆一张床,不足3平方米的小屋中痛苦等待。听到这个情况,姜艳秋立即说:“你不要哭了,我来帮帮你。”姜艳秋自己在拿出2000元之后,又给《今晚报》社会新闻部的记者殷莹打电话寻求帮助,问能不能发稿向社会呼吁,请市民献爱心帮助一下这个可怜的女孩儿渡过难关。殷莹请示报社领导后,俩人共同采访和报道了这个女孩儿的情况,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爱心人士的捐助下,女孩儿顺利接受了治疗,如今已经恢复了健康,重新成为一个有着阳光般灿烂笑容的青春女孩。

为民解忧不怕难

11月22日,就在《女记者和她的“特殊女儿”》文章见报的当天上午,《今晚报》群工部又遇到了一件“巧事”:6名农民工给《今晚报》群工部和姜艳秋送来了一面锦旗:“公平正义的监护神,俺农民工的知心人”。

天津律师张研明说,我看到姜记者的报道心里很激动。姜记者无愧是《今晚报》的十佳记者。她真实地反映群众的意愿,维护群众权益,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欢迎的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前些日子,我受6名农民工委托,代理他们追讨拖欠的工资。没想到,一路走来是一路逆境啊。就在我们快要绝望的时候,找到了姜艳秋记者。她为我们去了无数次南区,获得了当地法院的支持,我们的官司终于打赢了,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得到了维护。这场官司可以说是在《今晚报》和姜记者的舆论支持下才打胜的。因此,6名农民工决定给姜记者送一面锦旗,来表达他们对姜记者不辞辛劳帮助维权的感激之情。[page]

天津市河北区小花养老院院长阎小花,看到报纸刊登姜艳秋养育“特殊女儿”的事迹,联想到自己得到姜记者帮助的过程,双眼情不自禁地噙满了泪花。她说:“我自幼丧失父母成为孤儿,12岁时从山西来津,被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收养。我长大以后,马老对我说:‘闺女,你挺能干的,自己开一个养老院吧。’十几年前,我开办了小花养老院,因为对老人照顾非常好而远近闻名。这个养老院现在有百十多名老人。可是因为办院资质问题,今年春天有关部门要我立即停办,搞得我整天提心吊胆,泪流满面。姜记者接到我的求助信后,多次与有关部门协商,帮助我取得了办院资质。如果没有姜记者的帮助,小花养老院肯定会关门倒闭,上百名老人就没有地方去了。”

今年39岁的湖北籍农民工向光辉,从网上看到了本报的这篇通讯,心情格外激动。几年前,因为讨要工资被工头用钝器击打成粉碎性颅骨骨折。出院后的向光辉,头颅成了阶梯状,不敢见人。急需二次手术进行颅脑修复,否则脆弱的脑组织可能一不小心就被碰伤致命。姜艳秋接到向光辉的来信后,全力调查取证。连夜赶写了一篇调查报告:《讨工资被打碎颅骨二次手术无望 谁来保护农民工利益?》。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人民网等上百个网站对此文进行了转载,网评多达数万条。经过协调,工程负责人表示将此事尽快解决。一个月的治疗,同时对向光辉予以12万元的赔偿。看着向光辉的笑脸,姜艳秋激动地哭了。

把群众当亲人

读者夏凯说,女记者姜艳秋6年如一日,养育一位特困的女孩儿,帮助女孩儿圆了大学梦,不容易呀。我是50岁的男人,读着这篇通讯,竟然感动得掉了泪。我在微博上写道:“记者真正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这样的好记者,让我好感动。”我认为,好心必有好报,报品就是人品。

读者周丽英说,22日那天,我读这篇通讯时,感动得热泪盈眶。那天晚上同事聚会,我是带着这份报纸去的。我给老同事们读了这篇通讯,大家都特别感动。读者张志成说,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涌现出姜艳秋这样热心为读者服务的好记者,确实让读者感动。据他所知,姜艳秋是《今晚报》最早向读者公布自己的邮箱和手机号的记者。她不怕麻烦,帮助读者解决了许多困难。

读者武书惠说,我看了这篇通讯,流了两次泪。一个人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儿从中学读到大学,不是拿出一点儿资金就能解决的。我也是一位母亲,深知母亲为女儿所操的心。读者刘爱军说,6年呀,太不容易了。我也是母亲,也有孩子,知道养育一个孩子成材有多么不容易。何况,姜艳秋要养育两个女儿,一个是亲生的女儿,一个是陌生人的孩子,要一碗水端平,不容易呀。

姜艳秋的弟媳郭艳玲说,2005年4月,我和丈夫带着自己两个孩子,从佳木斯来天津投奔姐姐。本想把两个儿子放在姐姐家里,没想到姐姐说她收养了晖晖以后,自己现在生活条件不允许。我当时心里想:“你自己的侄子没放你家,你倒收养了一个外面的孩子。”那时,姐姐耐心做我的思想工作,并且用自己的行动解开了我心里的疙瘩。后来,晖晖成为我们的家庭成员,亲热地称呼我大舅妈。

《今晚报》总编辑鲍国之评价:姜艳秋是《今晚报》首次评选十佳记者之一,她最大的特点一是对广大读者充满爱心,默默无闻地帮助老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她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常年工作在新闻采访一线,以服务群众为己任,在党和政府、新闻媒体、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沟通的“金桥”,成为彰显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先进典型。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