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户口不在一起可以继承土地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06 10:50
人浏览
导读:

现实生活很多农村年轻人前往城市打拼便将户口也一起迁出农村,和自己一直在农村居住的父母不在同一户口。那么百年之后父母过世宅基地如何处理?户口不在一起可以继承土地吗?下面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了解一下相关知识吧。

户口不在一起可以继承土地吗

  一、户口不在一起可以继承土地吗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三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土地不能作为遗嘱被继承,土地所有权是不能交易的,并且个人不能取得土地的所有权,所以土地不属于遗产的范围。但是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根据房地一体原则,无论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是否在同一户口上都可以继承土地上所建的房屋从而拥有宅基地使用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配偶、子女、父母属于法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则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都是可以继承被继承人遗留的财产,包括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二、农村土地有哪些特征

  (1)农村村民实行一户一宅制。即每户农村村民只能在一个地方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的宅基地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我国地域辽阔,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地对住宅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对宅基地的面积也相差较大,无法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

  (2)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建设住宅只能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区的土地。

  (3)农村村民建住宅,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批。但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农村村民宅基地审批要公开、公平和公正。

  三、哪些情况下农村土地不能被继承

  1、宅基地上房屋倒塌或者宅基地长期闲置。农村宅基地上房屋坍塌、长期未能修缮,或者宅基地长期闲置,将由集体收回,无法继承了。所以,今后宅基地不能长期闲置。

  2、未进行变更登记。于房屋子女具有继承权和所有权,但宅基地属于集体,也是登记在父母名下。如果子女继承宅基地使用权,要进行土地变更登记,然后才能继承宅基地使用权。另外,宅基地可以在本集体内转让,但不能在集体之外任何形式进行私自买卖。

  3、非本集体成员。如果父母不在了,子女可以继承房屋,但不能继承宅基地,因为不是本集体成员。不能对房屋翻盖,等到房屋自然消失后,宅基地就被收回,集体再重新分配。

  4、违规宅基地。在耕地上建房,将耕地用作宅基地,如果得到审批、有相关手续,给予确权后,子女可以继承。但如果是私自非法占用,不能给予确权,也就不能继承。

  由上面几点情况来看,被继承人与继承人无论在不在同一户口上虽然不能继承宅基地但是根据房地一体原则通过继承宅基地上面的房屋取得宅基地使用权。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户口不在一起可以继承土地吗的内容整理。如果您有其他疑问,欢迎联系法律快车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