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最多不能超过多少的违约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0-28 09:36
人浏览
导读:合同中担心对方违约可以进行违约金的约定,但是违约金的金额需要有一定的约定依据,不能随便约定,否则存在过高风险。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有关合同最多不能超过多少的违约金的内容带您了解一下违约金约定多少比较合适。
合同最多不能超过多少的违约金

  一、合同最多不能超过多少的违约金

  1、约定违约金的数额不能高于违约损失的30%,也就是说,违约金不能超过违约造成的损失的1.3倍。

  2、违约金过高的比较标准为守约方的实际损失,如上所述,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履行利益损失。

  3、如果是购房的违约金:以调整到实际损失的130%为原则,以体现违约金的惩罚性。

  4、如果是关于担保合同的违约金: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20%的,超过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二、违约有几种方式

  1、法定违约金

  由法律直接规定的违约金为法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是在一些法规,明文规定的违约金比例。合同对违约金作了原则性规定,且有关条例规定了违约金比例,适用法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一般是明确规定违约金比例或者约定一定的比例范围。

  2、约定违约金

  违约金是由当事人约定的,为约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是一种合同关系,称违约金合同。这种合同属从合同。主合同无效,违约金合同无效。违约金合同是诺成合同,与定金合同不同,不以预先给付为成立要件。约定违约金又是一种附条件合同,通常,违约行为发生,违约金合同生效;违约行为不发生,违约金合同不生效。

  三、违约金的性质

  违约金在性质上可分为赔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赔偿性违约金,是指当事人针对某种违约事实,预先估计的损害赔偿总额,又称为损害赔偿额的预定、此种违约金在功能土主要是为了弥补一方违约后另一方所遭受的损失,在设定此类违约金时,当事人双方应预先估计到违约可能发生的损失数额,并且在一方违约以后,另一方可直接获得预先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以弥补其遭受的损害。

  1、第一种观点认为,“惩罚性”是基于违约金的数额与违约造成损失的数额相比较而言,在违约造成的损失数额高于违约金的数额时,违约金属于赔偿性的;在违约未造成损失或造成的损失低于违约金的数额时,违约金属于惩罚性的。 “在没有造成损害的时候,就是惩罚性违约金,造成损害,就是赔偿性违约金。 ”

  2、第二种观点认为,以违约金是否排斥强制实际履行或损害赔偿为区分惩罚性违约金与赔偿性违约金的标准。惩罚性违约金指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由违约人支付一笔金钱,以作为对违约行为的惩戒。如果是惩罚性违约金,债权人除清求违约金外,还可以请求强制履行主债务或在债务不能履行场合请求损害赔偿;反之,若属于赔偿性违约金,则不得在请求违约金之外再请求强制履行或额外请求损害赔偿。

  3、第三种观点认为,惩罚性违约金是当事人对于违约所约定的一种私的制裁,故又称为违约罚。债务人除须支付违约金外,其他因债之关系所应负的一切责任,均不因之而受影响,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为韩*远先生。第二种观点及第三种观点虽然都认为惩罚性违约金是对违约行为的惩罚,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二种观点认为惩罚性违约金虽能与强制实际履行并用,但在实际履行之外还有损失的,不能再请求损害赔偿;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惩罚性违约金不影响因不履行合同义务所产生的一切违约责任的承担。

  民法典实施之后,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就失效了,民法典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的上线是多少,但是从司法审判实践中可以看出,一般还是参考实际损失的30%为上限。以上就是有关合同最多不能超过多少的违约金的内容,如果您对于违约金还有什么疑问请咨询法律快车专业律师为您进一步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