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争议如何诉讼时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18 12:02
人浏览
导读: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当中,合同纠纷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很多时候人们签订合同很多的事项并没有商量清楚,这样就会导致纠纷发生了。那么合同争议如何诉讼时效对于大家提出来的这个疑问,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来为大家讲解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同争议如何诉讼时效

一、合同争议如何诉讼时效

民法典规定,合同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当事人知道争议后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合同纠纷的证据清单有哪些

因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需要准备以下证据:

(一)主体及经营资格情况工商营业执照副本,企业的开办单位和主管部门、验资注册、合伙开办、联营开办等设立企业的有关证明文件、开户银行和银行帐户,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

(二)合同关系设立情况合同(协议)书、有关合同内容的补充的条款、变更的条款、废除的条款、合同解除等有关协议、来往电函材料;是口头合同的,需要提供口头合同成立的证据材料。

(三)合同的履行情况交接的货物品种、型号、数量、包装、时间、运输方式、交接货物地点、验收货物等有关原始凭证及收货条等其他相关的证据材料。

(四)请求保证合同效力的,要提供合同是否真实有效的证据或根据;请求追究违约责任的,要提供对方存在违约事实、损失数额等证据材料;请求追究产品质量责任的,要提供产品质量是否合乎合同约定标准或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标准、产品质量缺陷等有关的证据材料。

、诉讼时效起算点的常见计算方法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民事案件千差万别,因此,具体到各个案件,其时效的起算点也不相同。通常有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一)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期限届满之日的第二天开始起算。

(二)没有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债权人主张权利时起算;债权人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的,则从该期限届满之日的第二天开始起算。

(三)附条件的债权请求权,从条件成就开始起算。

(四)附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期限到达时开始起算。

(五)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应当自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六)因侵权行为而发生的赔偿请求权,从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或损害发生时起算。

损害事实发生时,受害人知道的,从损害时起算;损害事实发生后,受害人才知道的,从知道时起算。在人身损害赔偿中,侵害当时即发现受伤的,从侵害当日起算;侵害当时未曾发现的,事后经检查确诊并证明是由该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应依法律的特别规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合同争议如何诉讼时效“这一问题的解答。阅读了上文的内容之后相信大家应该对此相关的问题都有所了解了吧。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所以合同争议诉讼时效是3年,从当事人知道合同争议后开始计算。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想要了解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给大家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