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借款合同多长时间有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02 09:42
人浏览
导读:

在签订借款合同以后,对方拒绝偿还欠款,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呢?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有哪些呢?我国法律对此是如何规定的呢?以下就是法律快车编辑为您详细介绍借款合同多长时间有效的相关内容。

借款合同多长时间有效

  一、借款合同多长时间有效

  借款合同中可以约定还款的期限,也可以不约定还款期限。无论怎么约定,这个合同都是有法律效力的。约定还款期限的自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内,其出借人必须向借款人主张要求借款人还款,否则有可能经过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可以要求借款人随时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不是用一般的三年的诉讼时效,而是用最长的20年的诉讼时效。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只要在20年之内向对方也就借款人主张过权利,就不会经过诉讼时效的。

  二、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

  (一)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二)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三、诉讼时效的分类

  (一)一般诉讼时效。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

  (二)特别诉讼时效。特殊时效优于普通时效,也就是说,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

  (三)短期诉讼时效。短期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

  (四)长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五)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有关借款合同多长时间有效、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以及诉讼时效的分类的相关内容,对于借款合同,要在诉讼时效内主张要回欠款,避免财产的损失,以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或者疑问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法律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