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不动产权证质押要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1-15 11:56
人浏览
导读:

相信大家都知道不动产抵押具体的含义是什么,但在实操中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理相关手续。那么,民法典不动产权证质押要多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法典不动产权证质押要多久

  一、民法典不动产权证质押要多久

  不动产是不能质押的,只能抵押。抵押不动产时,要签订抵押合同,办理抵押登记后,抵押权设立。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的期限一般是30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九十五条 【抵押财产的范围】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

  (三)海域使用权;

  (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运输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

  第二十条 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手续,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不动产合同生效要件是什么

  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不动产合同的生效要件也是如此,只要双方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及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一经签订即生效。

  物权登记只是物权转移的必备要件。就登记行为本身的性质看,登记仅起物权公示作用,并没有决定不动产合同是否有效的职能。

  三、不动产可以抵押吗

  不动产可以用于抵押。不动产抵押是以不动产作为抵押品的信用行为。债务人在法律上把不动产所有权转让给债权人,但债权人并不占有不动产。以不动产担保的债务一经偿付,不动产所有权的转让便立即失效。因此,虽然发生债务时不动产被有条件地转让了,但是在全部债务偿清后,所有权马上就被收回。

  作为抵押品的不动产一般为土地和房屋等。不动产抵押的优点是:债务人保留对不动产的占有,因而仍能使用它;债权人则由于在偿清债务以前拥有不动产的所有权,因此不会因为债务人不还债而受到损失。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法典不动产权证质押要多久的相关知识,不动产是不能质押的,只能抵押。抵押不动产时,要签订抵押合同,办理抵押登记后,抵押权设立。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的期限一般是30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