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一般要约可以撤销的情况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10 18:02
人浏览
导读:

现实生活当中,当我们发出要约了之后,要约人是可以撤销要约的。那么,一般要约可以撤销的情况有哪些?合同的要约的撤回和撤销有何不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般要约可以撤销的情况有哪些

  一、一般要约可以撤销的情况有哪些

  (一)要约人并未承诺期限或者是要约人并未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二)被要约人并没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且还未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但是要约是可以撤回的,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

  (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二、合同的要约的撤回和撤销有何不同

  (一)从表现形式上看,要约撤回发生在要约到达(或刚刚到达)受要约人之前,而要约撤销则发生在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受要约人尚未发出承诺通知之前。两者的实质,区别在于:前者是在要约尚未生效(或刚刚生效)时发生的,而后者则是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

  (二)对于要约不得撤销的两类情形,应当准确记忆。特别是要求受要约人不仅得“有理由认为要约不可撤销”,而且要求“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两个并列条件缺一不可。

  总之,应对要约撤回与要约撤销的区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实践证明,由具备一定和工作经验的律师来处理,既可以防范法律纠纷,也可以更好地解决法律纠纷,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经济损失,有效地保障合法权益

  要约的撤回,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约人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约的行为。《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五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要约的撤回适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

  撤回和撤销,这两个词虽然长得有点像,但是二者却又本质上的区别。撤回,很好理解,就是一个东西在还没有生效之前,撤销,可以阻止结果的发生。而撤回。是这个东西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想要让他停止,不让它发生这是撤销。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

  要约的撤销,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后,要约人使其丧失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约的行为。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六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工作。

  三、要约可以撤回或撤销吗

  要约是可以撤回和撤销的,但是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的,要约不得撤销。

  (一)要约可以撤回,但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二)要约可以撤销,但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一般要约可以撤销的情况有哪些的相关知识,其不得撤销的情形有三种,包括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