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中借款合同的担保人如何认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5-16 10:26
人浏览
导读:

当债权债务关系当中存在担保人时,我们可以注意到担保条款有时候是包含在借款合同当中,也有的会单独订立一份担保合同作为借款合同的从合同。那么,《民法典》中借款合同的担保人如何认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法典》中借款合同的担保人如何认定

  一、《民法典》中借款合同的担保人如何认定

  在借款合同中,为偿还借款提供保证的人为担保人,担保人和债权人会签订担保合同,担保合同是借款合同的从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六条 【担保物权的定义】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百八十八条 【担保合同与主合同的关系】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二、借款合同带担保人的怎么写

  担保合同和借款合同可以分开写也可以合并写。《民法典》并没有规定固定的格式借款合同一般应当写明合同的性质(如借条借据借款合同等)合同双方的当事人姓名住址借款的金额约定的利息(不能超过国家同期银行利息的四倍)借款的时间和还款的时间。然后双方当事人的签字(盖章)。

  如果有担保内容的可以单独签订担保合同也可以写在借款合同中主要是写明担保人的姓名住址担保的方式(抵押或者担保人等等)担保责任的承担(一般责任和连带责任)等等。

  如果对方愿意的话你们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改一些条款如把原来的本金加利息算作新的借款本金然后重新约定还款的期限即可。合同本身有相当的自由性只要不违反法律当事人都可以协商来确定。

  三、借款合同中担保人如何逃避责任

  借款合同中的担保人,不能逃避担保责任的承担。如果借款合同无效、主债权消灭、或者担保期限届满后,担保不需要承担担保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条 【担保合同与主合同的关系】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三百九十三条 【担保物权消灭事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担保物权消灭:

  (一)主债权消灭;

  (二)担保物权实现;

  (三)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

  (四)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消灭的其他情形。

  第六百九十三条 【保证责任免除】一般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法典》中借款合同的担保人如何认定的相关知识,在借款合同中,为偿还借款提供保证的人为担保人,担保人和债权人会签订担保合同,担保合同是借款合同的从合同。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