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怎么划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26 14:11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侵权行为遭受到损害,我们需要采取有关的法定措施予以保障实施。那么,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怎么划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怎么划分

  一、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怎么划分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五个方面。

  (一)主体。法律责任主体,是指违法主体或者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责任主体不完全等同于违法主体。

  (二)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超越权利的界限行使权利以及侵权行为的总称,一般认为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

  (三)损害事实。损害事实即受到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对人身、对财产、对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损失和伤害。

  (四)主观过错。过错即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

  (五)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的特殊形式。

  二、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

  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是指免除或者减轻侵权责任的条件。在我国台湾地区,由于学说继受德国理论,强调侵权行为的违法性,因此将抗辩事由称为违法阻却事由。

  抗辩事由的成立必须具备一下要件:

  (一)对抗性。即这种事由足以对抗对方的请求,已达到减轻或者免除责任的目的。

  (二)客观性。作为抗辩事由,必须是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而不是加害人一方的主观臆断或尚未发生的情况。

  (三)法定性。作为侵权责任法上的阻却违法的事由,应是法律规定的特定事由,而不能对阻却违法的事由作扩张解释。

  一般认为,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可以分为两大类:正当理由和外来原因。

  三、侵权责任如何确定

  侵权责任可以通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确定:

  (一)行为人从事了民事违法行为;

  (二)造成了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事实;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四)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的过错。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怎么划分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可知,侵权行为需要采取有关的损害责任措施保障起来。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