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接受遗赠的表示方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06 10:01
人浏览
导读: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与扶养人签订的、由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将自己的合法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于其死后转移给扶养人所有的协议。那么,接受遗赠的表示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大多数人还不太了解,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的小编为您介绍接受遗赠的表示方式的相关知识。
接受遗赠的表示方式

一、接受遗赠的表示方式

1、向部分继承人作出接受遗赠的口头表示;

2、出示接受遗赠确认书等书面文件;

3、通过公证的方式表示;

4、实际占有房屋即可视为接受遗赠;

5、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接受遗赠的期限是多久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若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两个月的期限是从受遗赠人“知道”自己受遗赠开始计算,即不知遗嘱存在的,则不受时间限制。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三、遗赠协议双方义务

1、扶养人的义务。扶养人的义务就是在受扶养人生前扶养受扶养人,在受扶养人死后安葬受扶养人。扶养人不认真履行扶养义务的,受扶养人有权请求解除遗赠扶养协议。受扶养人未解除协议的,对不尽抚养义务或者以非法手段谋夺遗赠人财产的扶养人,经遗赠人的亲属或者有关单位的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剥夺扶养人的受遗赠权;对不认真履行扶养义务,致使受扶养人经常处于生活缺乏照料状况的扶养人,人民法院也可以酌情对扶养人受遗赠的财产数额予以限制。

2、受扶养人的义务。受扶养人的义务是将其财产遗赠给扶养人。受扶养人对在遗赠扶养协议中指定遗赠给扶养人的财产,在其生前可以占有、使用、收益,但不的处分。受扶养人擅自处分财产,致使扶养人无法实现受遗赠权利的,扶养人有权解除遗赠扶养协议,并得要求受扶养人补偿其已经付出的供养费用。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的小编为您介绍的接受遗赠的表示方式的内容。接受遗赠的表示方式有直接明示和行为推断两种形式。受遗赠人应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两个月内,做出表示,否则视为放弃遗赠。如果您还有问题的话,建议咨询法律快车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