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不可抗力终止合同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8-06 14:49
人浏览
导读:

合同生效之后,有很多情况可能导致合同终止,比如合同履行完毕,合同解除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情况,比如遇到自然灾害,这样可能导致合同义务方无法履行合约,有人问不可抗力终止合同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可抗力终止合同吗

一、不可抗力终止合同吗

合同履行过程中,结果因为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这个时候一方不想继续履行合同的,就会想要解除合同。如果有约定遇到不可抗力终止合同,可从约定,如果想要解除合同的,双方协商之后可以解除合同,也就是说不可抗力可以终止合同。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哪些属于不可抗力

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水灾等因自然界的力量引发的灾害。自然灾害的发生,常常使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或者不可能,需要解除合同。比如,地震摧 毁了购货一方的工厂,使其不再需要订购的货物,要求解除合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一般各国都承认自然灾害为不可抗力,但有的国家认为自然灾害不是不可抗力。因此,在处理涉外合同时,要特别注意各国法律的不同规定。

2、战争。战争的爆发可能影响到一国以至于更多国家的经济秩序,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可能。

3、社会异常事件。主要指一些偶发的阻碍合同履行的事件。比如罢工、骚乱,一些国家认为属于不可抗力。

4、政府行为。主要指合同订立后,政府颁布新的政策、法律,采取行政措施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如发布禁令等,有些国家认为属于不可抗力。

三、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要做什么

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合同当事人双方都应积极采取措施。

1、受损害一方负有两方面的义务:

其一,及时通知对方。不可抗力发生后,应在合同约定或合理的时间内通知对方,以便对方采取措施,减轻不可抗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同时,应当在合理的时间内提供有关方面出具的证明。

其二,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如发生不可抗力一方当事人不及时采取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合理、不适当,致使损失扩大的,则扩大部分不能要求免责。

2、对方当事人接到发生不可抗力的通知后,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或减小损失,同时,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损失作出评估,以便合同双方当事人采取继续履行合同、变更合同还是解除合同的应变措施。

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对履行合同的影响可能有大有小,有时只是暂时影响到合同的履行,可以通过延期履行实现合同的目的,对此不能行使法定解除权。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不可抗力终止合同吗”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不可抗力发生后应当及时的通知对方,采取一定措施,减轻不可抗力可能造成的损失,之后要解除合同的可以解除合同。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