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终止的原因都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1-09 11:40
人浏览
导读:

合同终止的原因都有合同当事人依法解除合同、合同已经全面履行完毕、合同当中的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合同标的物提存等。合同终止后的违约条款仍是有效的。

合同终止的原因都有哪些

  一、合同终止的原因都有哪些

  合同终止的原因都有以下情形:

  1.当事人依法解除合同;

  2.合同已经按照约定全面履行完毕;

  3.合同的债务相互抵销;

  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5.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二、合同终止后违约条款还有效吗

  合同终止后违约责任条款仍然有效。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七条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其中的结算和清理条款,当然也应当包括违约金条款。因此,在合同因为一方违约而另一方依法解除的情况下,合同约定的违约条款仍然是合法有效的,被违约一方仍然可以请求违约金之给付。

  不支持要求给付违约金与民法典立法目的不符。民法典的立法目的显然是鼓励交易,鼓励甚至奖励守约,而不是鼓励违约。在因违约导致一方行使解除权的纠纷中,常常存在非违约方的损失难以计算或者损失过小的情况。如果非违约方不能主张违约金给付请求权,合同就容易出现随时终止的危险。

  三、合同终止后合同原件要收回吗

  合同终止后,合同原件已经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可以收回,也可以不收回。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原因大致有三类:一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例如免除及合意解除等;二是基于合同目的消灭,例如不能履行、清偿及混同等;三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法律快车提醒,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使合同关系不复存在,同时使合同的担保及其他权利义务也归于消灭。合同的担保,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其他权利义务,如违约金债权、利息债权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