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不是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有效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28 19:30
人浏览
导读:

在很多经济活动中,都需要签订合同来约定,因为口说无凭,只有书面落实下来白纸黑字就有凭证了,但不是所有合同都是有效的,如果不是双方合意签订的合同,可能是无效的,那么不是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有效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是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有效吗

  一、不是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有效吗

  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1、故意不一致:

  虚假的意思表示——真意保留,表意人受拘束。

  通谋的意思表示——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无意不一致:

  错误——表意人未撤消或变更,有效。

  误传——表意人未撤消或变更,有效

  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行为无效

  (1)损害国家利益的欺诈的合同行为无效。

  (2)损害国家利益的胁迫的合同行为无效。

  上述情况表明,合同意思表示不真实不一定无效。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行为,只有在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下才无效,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下,一般为可撤销的合同行为。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的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情形: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

  3、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5、违背公序良俗的。

  6、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三、哪些情况下撤销权消灭

  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不是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有效吗”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不是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不一定无效,只有在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下才无效,,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下,一般为可撤销的合同行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