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上的时间怎么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1-13 13:02
人浏览
导读:

合同上的时间主要是写明订立时间或生效时间,在部分特殊情况下,订立时间与生效时间不同意。合同订立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这两个阶段,先由一方当事人作出订立合同的要约,受要约人作出承诺。

合同上的时间怎么写

  一、合同上的时间怎么写

  合同上时间的填写方式是:

  1.合同订立日期和生效日期一般是一个时间,即双方签字、盖章之日生效,是落款时间;

  2.特殊情况下,两者不一致的,合同订立日期是签字、盖章之日,生效日期是双方规定的一个具体时间或者约定条件完成的时间。

  法律快车提醒,合同日期主要是根据合同履行的实际情况,双方协商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履行合同约定的内容所需要的时间,一般需要双方协商进行确定。合同的生效原则上与合同的成立一致,合同依法成立时产生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需要经过特别程序后产生法律效力的,依照其规定。

  二、合同订立需要几个阶段

  订立合同一般需要经过下列阶段:

  1.一方当事人发出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要约;

  2.受要约人接受要约,作出相应的承诺;

  3.当事人之间协商一致,订立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三、合同订立履行的原则有哪些

  合同履行原则有:

  1.实际履行原则;

  2.诚实信用原则;

  3.适当履行原则;

  4.协作履行原则;

  5.经济合理原则。

  合同履行的原则,是指法律规定的所有种类合同的当事人在履行合同的整个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一般准则。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