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如何确认赠与合同的效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2-07 15:10
人浏览
导读:

确认赠与合同的效力应当是看是否符合法定生效要件,例如合同当事人具备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体现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等。赠与发生效力不一定需要公证,当事人可以依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要进行公证。

如何确认赠与合同的效力

  一、如何确认赠与合同的效力

  确认赠与合同的效力应当是在符合法定生效条件下是有效的,法定生效条件有: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不具有无效或可撤销事由;赠与人没有撤销赠与;其他法定条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二、赠与合同发生效力一定要公证吗

  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地送给受赠人,受赠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赠与合同可以发生在个人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相互之间。赠与的财产不限于所有权的移转,如抵押权、地役权的设定,均可作为赠与的标的。法律快车提醒,赠与合同的生效并不以公证为要件,并非一定要公证。但赠与人和受赠人双方协商一致进行公证,是意思自治行为,法律也不禁止。

  三、赠与合同的特点

  赠与合同的特征有:

  1.赠与合同的主体是赠与人与受赠人;

  2.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也是无偿合同,即不要求受赠人支付一定的对价;

  3.赠与合同其内容是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