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本人在购买了一套期房(商业贷款)现在想出售此房,请问可以出售和转让吗?

房产纠纷 2020-04-22 08:46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所谓的“大产权”和“小产权”只是一种较为通俗的说法,是房地产业内从业人员约定俗成的一种称呼。但目前关于大产权与小产权的说法并不一样,大致有三种解释:,是把开发商取得的房屋权称为“大产权”,把买房人取得的房屋权称之为“小产权”,或者说“大产权”是指整栋楼的产权,而“小产权”是指大产权分割后过户到业主手中的产权,在实际的权利行使上,两者是没有质的区别。
    第二,是把国家发产权证的叫大产权,国家不发产权证的,由乡镇政府发证书的叫小产权。购房人要注意的是乡镇政府发证书的房产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产权。这种房没有国家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国土房管局也不会给予备案。
    第三,买房后如想再转让时,不用再交土地出让金的叫“大产权”,在转让时要补缴土地出让金的叫“小产权”。对这个区别购房人可从合同条“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形式”中加以确认。
    房地产商提供的土地证明如果是通过“划拨”得来,就是这里说的“小产权”;如果是通过“出让”或“转让”得来,就是这里所说的“大产权”。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商业个人住房贷款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贷款主体不同。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主体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商业个人住房贷款主体是各商业银行。  
    (2)贷款对象不同。商业个人住房贷款对象是经资信考查合格、具有还款能力的自然人,公积金个人贷款对象除具备商业个人贷款所要求的条件外,还必须是正常缴存公积金12个月以上的职工。  
    (3)贷款资金来源不同。商业个人住房贷款资金的来源是各商业银行的自营资金(居民或单位存款),而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资金的来源是职工个人所在单位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4)贷款利率不同。贷款利率分两档,具体为: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期限5年以内(含5年),月利率为3‰;5年以上的,月利率为
    3.375‰,而商业银行个人贷款期限5年以内(含5年),月利率为
    3.975‰;5年以上的,月利率为
    4.2‰。例:某借款人贷款10万元,贷款期限为10年,公积金贷款月还款额为
    1014.83元,总计还息21780元。商业银行贷款月还款额为
    1062.6元,总计还息
    27513.4元。  
    (5)贷款风险承担主体不同。商业银行个人贷款风险由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承担,公积金个人贷款风险由确定发放贷款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承担。
  • 期房转让还有以下几种操作方式。
    1、订购单转让
    一般是上家用少量资金将房子先订购,然后把房子放在中介公司挂牌出售,表明要将其订购该房屋的购买权转让给第三人。
    如果有人要购买,买卖双方先签订协议书,然后再一起前往开发商处将订购单的购买方名字变换为下家,待开发商与下家签订了预售合同后,中介公司便会将转让价款支付给上家。
    2、办理进退户手续
    上家先支付一笔首付款,与开发商签订预售合同后,将房屋在中介公司挂牌。
    双方签订转让房屋的协议书后,由上家与开发商签订解除合同的退户同意书,并前往交易办理退户手续。
    然后,下家与开发商签订新的预售合同,并送往交易备案登记,后下家将转让价款交付给上家。
    3、产权证办好再交易
    上家与下家签订出售协议书,要是可以交房则先行交房,但不办理相关的手续,等上家的产权证办出以后双方再进行交易。
    双方的协议书需经公证处公证,上家的相关资料可暂留在中介公司。
  • 商业贷款买房不仅可以买一手的新的商品房,也可以购买二手房屋。  
    (一)买新房时,如何办理商业贷款买房?  一般来说,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地产开发商都有跟指定银行合作为买房者提供“间客式”房贷业务,如果消费者买的是新房,尤其买的是期房,此时便可以直接经开发商向银行提供个人身份证件、买房合同等相关材料,然后申请贷款。  
    (二)买二手房时,如何办理商业贷款买房?  但如果消费者买的是二手房,则需要主动找商业银行申请贷款了。买房者在与卖房者签完合同、议完价后,将买卖双方的户口、身份证、结婚证等相关证件提供给银行申请贷款,然后由卖方签署银行提供的“售房声明”,再通过银行准入的专业评估公司对房屋进行评估,之后方由银行提供给买房者最高为评估价或成交价二者偏低的一方70%比例的贷款。由借款人交首付并提供相关资料和收入证明,经银行上报审批后买卖双方方可过户。过户后将产权抵押给银行,买房者逐月还款待还清所有的款项后,再由银行将产权归还给买房者。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来宾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