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父亲54岁,经医院检查患有食管癌。于2011年12月15日在上海**医院开始住院,住院时身体各方面非常好。21日下午一点二十分开始进行手术。四点左右主治医生出手术室对我们说手术很成功,肿瘤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术中出血也很少。说完就离开了医院。等到六点半左右我父亲从手术室推出来,刚进病房,情况就不对。他的心率很快、血压、血氧饱和度很低而且脸色迅速苍白,胸腔引流瓶里流入大量血液。值班医生开始抢救了大约25分钟左右,输入了几千毫升的液体一点小便都没有,而且毫无效果。通知主治医生后,又将我父亲推进手术室进行第二次手术,手术于次日凌晨三点多结束。二次手术过程中,主治医生通知家属:“你父亲胸腔、腹腔内有大量积血,可没有发现明显的出血点,这么短的时间内出这么多血是很诡异的,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但这种出血肯定是我们手术失误造成的,后来我怀疑这么大的出血是不是动脉破了于是就在一处动脉上面按了15分钟,节扎了一下,出血现象好了很多,但仍有出血。”直至手术结束推进监护室,仍然还有出血,主治医生说实在找不到出血点,没办法,麻醉时间到了。后来我父亲每天都在出血,由于大量出血,引起了我父亲的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异常。后来做了气管切割手术。第二天突然急性肾功能衰竭无尿、全身浮肿、高烧。由于无尿,主治医生不敢用药,40度左右的高烧一直持续到我父亲去世的那天(2012年1月8日上午10:30)。 我父亲去世的时候,嘴里吐血,身上的刀口还没有愈合,还在流着脓血,腹腔里插的管子拔出来都是绿色的,导尿管拔出来的部分上面全是血。医院把我父亲的死因诊断为术后并发出血、DIC、感染。他们一点责任都没有。后来我们要求做司法鉴定,医院以超过48小时为由拒绝。 家属认为:1、为什么说手术成功了,不到一个小时又推下去抢救。 2、短时间这么大量的出血,是不是动脉破了,为什么做个食管手术会碰到动脉。 3、主治医生为什么会提前两个多小时离开,直接回家。 4、每次病情恶化都是在晚上,有些值班医生根本就不知道我爸的情况。 5、后来问医生我爸的刀口长的怎么样,医生说刀口长的非常好,为什么我爸去世的时候伤口还在渗脓血,插在腹腔内的管子都发霉变绿了。 我想请问律师这个属于医疗事故吗,我们可以提出赔偿吗,另外打这种官司大概需要多少钱?我父亲还在太平间能做司法鉴定吗?

医疗纠纷 2018-09-26 12:29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按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出现了医疗损害的行为,作为患者和医院都有三条路可以选择,这就是协商调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诉讼。
    协商调解就是医患双方对可能已经发生的损害事实进行商议,并在有关中间机构的主持下根据损害事实和有关的规定对赔偿金额和其他事宜达成一致。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主要是在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主持下,由相关的专家对医疗损害的事实作出鉴定,明确具体责任并对赔偿等作出结论。
    诉讼就是针对发生的医疗损害情况,由患者到人民法院提出自己的诉讼请求,主张由医疗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 如果造成手术中或手术后在医院死亡,应当马上保存尸体,复印病历。申请医学鉴定,由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医学鉴定,鉴定主要目的,看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是否有过错,该过错包括医院是否有修改病历等内容。
    如果鉴定为医疗事故,按照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进行赔偿。医疗事故主要指医生或医院在医疗过程中是否有过错,认定过错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医疗意外事故目前没有这咱说法,在医疗事故鉴定中主要两种情况,一是有过错,认定为医疗事故,一是没有过错,不存在医疗事故。
    关于赔偿的问题,如果发生死亡情形,医院是不会意见你的要求的,他们也要求进行医学鉴定,除非他们感觉有特别重过错,无需鉴定在某些程序上存在问题,除以上原因,他们不会主动支付你们的赔偿费用的。
  • 依据《侵权责任法》
    第五十四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五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
    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六条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第五十七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上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