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您好,我在中州大道附近的一个新开业的X区承租了一个铺面。合同上注明是2010年12月29号开业,但实际上一直到2011年7月22号商场才举行了一个所谓的开业仪式(商场的正门也是当日才打开工,商户们都觉得不具有开业条件,因为当时有很多铺面未出租或正在装修)。期间,商场在2011年1月22号强迫负一楼B1区大概两千多平米的童装区域的商户上货试营业,商场共9万平米。当时只有一楼临广场的一家超继运动和永乐电器同步试营业,总共不到一万平米。负一楼仅通一个小门,没有暖气,因为到处在装修,-1楼,1楼中厅,2楼,3楼,4楼全部全是毛坯,钢管架,根本没有客流。期间给负一楼B1区的商户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从2010年12月到2011年7月积压4个季节的库存及员工工资)。商户多次交涉无果,商场从未正面回应,商户拒缴租金。从2011年11月起商场采用断电,锁门甚至暴力清货的手段。请问贵站我们应当如何维护我们的权益?商场是否造成违约?

综合法律 2018-09-26 17:19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租赁合同之保证金条款在租赁物租赁合同订立时,合同双方当事人都尽量避免风险,预防欺诈,承租方应在合同订立前交给出租方一定的保证金或押金,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租赁物价值范围内决定押金的数额。同时对于保证金退还的条件,应进行明确约定。
  • 你好,  
    一、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主要情形  
    (一)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而径自离开工作岗位,使得短期内企业无法补充人员或者,有些公司的重要项目可能因劳动者的不辞而别而无法完成,造成外部的商业违约风险,间接给公司造成损失;  
    (二)劳动者违反相关约定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泄漏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从而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产生经济损失;
    (三)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劳动者职务行为导致企业损失,主要表现为没有按照岗位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有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或者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使用人单位有形财产、无形财产遭受重大损害的情形。比如,商业银行的业务经理违反风险控制规定随意放贷,从而造成的银行呆账坏账。
  • 工资,无,以公司不按时发工资为例:公司不按时发工资是违反劳动法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吉林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