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喝醉酒后开车至一人伤亡,抢救三天后死亡,交强险是否应当理赔。是属以理赔还是垫付

交通事故 2018-10-23 16:4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交通事故醉酒责任认定可以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酒驾所负的行政责任分两种,一是酒后驾车要扣证并罚款;二是醉酒驾车不仅要扣证罚款,约束至酒醒后还要处以行政拘留。
    饮酒后营运机动车的,相应的责任就更重,对于一年内醉酒驾车被处罚两次以上则要吊销驾驶证,而且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 酒后驾车,只是酒驾,尚不构成犯罪的,顶包的,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规定,进行处罚。酒后驾车,已经属于醉驾的,构成危险驾驶罪,顶包的人构成窝藏、包庇罪,应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定罪量刑。  酒后驾车出交通事故的,需要负全责。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六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一)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损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扣押、查封、冻结的财物的;  
    (二)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  
    (三)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的;  
    (四)被依法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在缓刑、暂予监外执行中的罪犯或者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人,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  《刑法》:  第三百一十条 【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 醉酒驾车致人死亡最高可判几年?  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新修订的刑法于2012年5月1日起施行,“危险驾驶”入罪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明显加大了对醉驾、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的惩罚力度。2012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的醉驾案件进行调研,并酝酿出台相关司法解释。  危险驾驶罪量刑要求:  犯本罪的,根据刑法第133条之一的规定,处拘役,并处罚金。  危险驾驶行为同时构成交通肇事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二、醉驾量刑的后果  
    1、醉酒驾驶构成危险驾驶罪属于故意犯罪;  
    2、不得担任律师、公证员、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已担任将被吊证或者开除公职;  
    3、不得录用为公务员,已经录用将被开除公职;  
    4、入党将受影响,已是党员将被开除党籍;  
    5、不得入伍;  
    6、不得担任新闻记者;  
    7、影响就业,已经就业将面临失业;  
    8、承担刑事责任,失去人身自由;  
    9、面临经济惩罚;  
    10、面临定期禁驾,甚至终身禁驾;  
    11、不能担任国有企业、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以及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12、办理移民、出国签证、留学等事宜时,也会遭遇麻烦,一些国家对于有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往往会被外国使领馆拒签。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林芝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