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儿子于2012年12月29日17时许在下班途中被一小型汽车撞倒头部受伤,所骑自行车也被碾压变形,事故发生后许久肇事者才从驾驶室中走出来,此时的肇事者理应立即报警并抢救伤员,可从车中下来的几个人见是一个孩子便气势汹汹的一顿责骂 然后后便将还处在惊恐、紧张、眩晕状态下的孩子强行拖至路旁,其中一人将被撞坏的自行车移出现场扔在路旁的雪堆之中,此时的孩子稍清醒后央求司机和与司机同行的那些人将他送回距现场只有百米远的家中,可就这个小小的请求也被拒绝,态度蛮横地将1000元钱强行塞到孩子手中,在孩子的要求下他们不得己留下一个电话号码,之后便不顾孩子的安危(当时孩子感觉头部眩晕的非常厉害,而且鼻孔还流着鲜血,连站起来、按手机键盘通知家人的力气都没有了)驾车扬长而去。晚17.40左右家人见已经该下班到家的孩子还没有回家,便打电话询问情况,可是已经接通的电话却无人接听,一家人慌了手脚急忙下楼寻找,在小区大门口的一个石阶上发现了我儿子,只见他双手捧着脑袋、鼻孔流着鲜血,浑身颤抖地坐在那里,我追问他究竟发生什么,孩子有气无力地回答说被车撞了,这时也没顾及到什么便将孩子送到了医院抢救,之后我们根据孩子提供的电话号码与肇事司机进行多次联系,可对方始终关机无人接听,对方也始终没有主动与我们取得联系,无奈之下我们向110报了警,警方开始介入,之后我们又通过电话设法与肇事方取得联系,可是肇事方音信皆无,好像人间蒸发了,直到案发后的第3天肇事司机才在警方的压力下露面,到医院看望。为此我咨询一下律师,这种情况是否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该接受怎样的处理?对受害方他应该承担哪些赔偿?谢谢了!

交通事故 2018-10-24 01:45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在鉴定的同时应当先分清事故的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认定重。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 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以上八种行为可以作为开车撞死人逃逸的认定行为,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追求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的一种违法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清节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为此当事人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严重后果。
      出于逃避法律责任,但履行救助义务。如行为人交通肇事将人撞倒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后逃离现场。120医护人员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这种情形下,行为人虽构成逃逸,但主观恶性不深。
    仅出于逃避法律责任,现实中为抢救伤者,争取了宝贵时间。对于这种情形,认定责任时应该从宽。  出于逃避救治伤者,逃逸后主动投案。有人认为这种情形中,行为人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理由在于行为人的主动投案。
    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实际上违背了立法原意。法律之所以规定逃逸是加重情节,就是考虑对受害人生命的保护。逃逸造成的最严重后果就是,使伤者缺乏救助,导致伤势严重以致死亡。
    所以这种情形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当然的。但排除逃逸后自首的成立,对自首情节按照刑法减轻处罚也是应当的。  既逃避法律责任又逃避救治伤者。这种情形在现实中最为常见,行为人在主观上大多是两者的竞合。
    对于这种情况,显然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在量刑幅度内予以从重。如果其结果导致受害人的死亡,则是逃逸行为情节的再次加重,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