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您好 律师 我父亲于2012.4.9号傍晚7点25分左右被车撞倒(我母亲和她一起的 两人是走路一个在前面一个在后面 我母亲不识字不会打电话)以后 肇事车逃逸 我母亲拦车求救 但没人停车 我母亲只好回家找我们 我们是7点54分报的120 8点5分左右救护车来到 抢救无效我父亲身亡 报110以后 我们自己出去查找肇事车辆 晚上12点半找到了肇事车辆 车主承认肇事 交管所最后责任认定是肇事司机全责我们自己在找证据的时候找到一个监控录像 是车主和其妻子在饭店吃饭 7点21分还没有离开饭店 从饭店到出事故的地方有12公里 我们怀疑车主是冒名顶替 请问律师这个监控录像算不算证据 如果车主顶替犯什么罪 怎样判刑??(车主的姐夫在出事以后8点多还到现场偷偷的查看 而且也涉嫌做伪证 肇事司机也最有可能是车主姐夫的儿子今年20岁无驾照)

刑事辩护 2018-11-16 14:00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如果是作为单位的驾驶员在完成公务之时,发生了交通事故,并被交警认定为全责的话,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四条之规定
    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或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驾驶用人单位或者接受劳务一方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赔偿权利人请求用人单位或接受劳务一方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用人单位或接受劳务一方承担责任后,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提供劳务一方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我们从以上的相关条款中不难知道,作为单位的职业司机在完成工作任务时,发生了交通事故还是应该由单位来承担赔偿责任的。只要是单位车辆购买了双险,还是应该依照正常的理赔程序进行。
    当然,作为单位驾驶员如果单位有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的话,是要对司机进行行政处理和经济处罚的。这是企业管理所必需的,我就知道,如果是司机在有责的前提下,发生交通事故还是要承担事故费用的10%的。

  • 一、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二、交通事故逃逸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
      第十三条 对肇事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驾驶人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行政拘留,记12分;保险公司按规定应于次年上浮逃逸车辆保险费。
  •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
    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自首是一种量刑情节,是一种认罪态度的体现,事故发生后有自首情节,没有逃逸行为的有可能会征得对方的谅解,减轻民事上的赔偿责任,在刑事中也可以作为减轻量刑的参考,从而增加被判缓刑的可能性,但具体能否减轻责任,还是需要结合事故的综合情况而定。
    交通事故的处罚种类有很多,有扣分扣证、吊销驾照、扣车销牌、罚款拘留、判刑处罚等,会涉及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而具体适用什么处罚需要看事故的情节,轻者只是扣分扣证,重者刑事处罚。
    一般事故没有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都不会涉及到刑事方面的处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张家界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