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肇事司机致人死亡,然后逃逸,后又自主投案,受害方存在无证驾驶摩托车,以及可能存在酒后驾驶,我是属于受害方!要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 2018-12-12 15:50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醉驾又无证驾驶撞死人的,肇事者涉嫌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要进行二罪并罚。但交通肇事罪一般在三年以下量刑,如果有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的,才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危险驾驶罪的量刑为六个月以下拘役。
    将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进行二罪并罚后,是不可能被判处死刑的。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走的法律程序,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解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本书认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
  • 酒后责任问题:喝酒会造成精神上的麻痹,但这不是其逃避责任的因素。明知酒后会造成危险,因其是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所以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酒后驾驶在撞人后逃逸,属于情节特别恶劣,因为自己知道撞人却置受害人于不顾致其死亡,属于加重刑事处罚的情节。
    酒后驾驶员几乎没有减轻量刑的情节。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潍坊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