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环境背景:农村因为土地的原因,我叔叔和我姑姑家发生了纠纷。姑姑家三年前占用了我婶婶婆家的土地修了晒谷坪,并未和所有人家说。现在我姑姑家不同意我叔叔家占用她的土地修路进家门(双方也是邻居,相互之间隔有30米)。因为这个两家在正月发生了打架事件。我家和我叔叔家是隔墙邻居,在初十晚上,表弟上门和叔叔谈此事(当时在我家里,我父母都不在家),表弟语气不对,激怒了叔叔,发生拉扯,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里,姑姑和姑父就拿着棍棒,冲到我家,和叔叔婶婶打了起来。双方五个人都有受伤,有头破血流,住院治疗。在医院唯独姑父做了伤势鉴定,鉴定为轻伤。现在调解不成,会要走法律途径。这样的事是不是作为民事诉讼,双方相互赔偿医疗费用和财物损失就可以了。会不会有判刑,坐牢的可能?对于我姑姑家晒谷坪占用我婶婶婆家的土地,是否可以要求其退还呢? 是姑姑家上门滋事,并先使用棍棒等武器,在防卫过程中造成的对方伤害,也要追求刑事责任吗?而且叔叔头部也受伤,缝了8针,只是未做伤势鉴定。而对方是鼻梁骨折,做的伤势鉴定。这种双方都受伤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判断他们各自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对于那种受伤了,未作伤势鉴定的,可以根据医院的相关证明补办伤势鉴定吗?法院是否对于那些未作伤势鉴定的,视为轻微伤,做民事责任处理。

刑事辩护 2018-12-12 20:43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1,如果是轻微伤则可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派出所调解不了可直接到法院起诉,同时可以要求给予行政处罚。如果构成轻伤或轻伤以上,打人者就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应被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立案后,受害者还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当然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
    2.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伤害人致伤他人,尚未造成残疾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医疗费一般包括医药费、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3.对于赔偿项目协商不成可诉讼。
  • 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明确的规定:
      第十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 医疗事故医疗费的赔偿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医疗费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中西)药费、住院费、医疗机构的护理费等。凭合法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收费单据计算。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4条的规定,治疗一般应在发生医疗事故的所在地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未经医院批准或出具证明而强行转院、擅自另找医院治疗的费用,一般不予赔偿;擅自购买与损害无关的药品或者治疗其他疾病的,其费用不予赔偿。
    患者经医院治疗已痊愈后,没有必要再住院治疗的,应当立即出院。如果无正当理由拒不出院的,继续住院的费用由患者自理。
  •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有两类:一是普通诉讼时效,其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二是特别诉讼时效,即民事普通法或特别法规定的,仅适用于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如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有两类:一是普通诉讼时效,其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二是特别诉讼时效,即民事普通法或特别法规定的,仅适用于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如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