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你好,我想咨询下女方抵押男方父母房产证找人冒充自己老公贷款,并挪用单位单位公款,欠债20W,男方家庭把债务还清了,要求离婚,女方现在没有工作,女方母亲也没有工作收入,男方稳定工作,父母也是双职工,孩子两岁,女方不同意离婚,如果男方起诉离婚,女方是否还能要求经济赔偿,以及孩子的抚养权?

离婚 2018-12-14 20:33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有房产证抵押的利率是最低的,一般是基准利率上浮10%-40%,各个银行不一样的,工行,建行,农行,中行等等都可以申请的,还有一个要关注的就是贷款还有评估费等费用,了解一下利率和其他费用方面的问题,平衡一下,再决定在哪个银行做。  房产证抵押贷款:即贷款人用产权房做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最高可贷产权房评估价的7成。   房产证抵押贷款申请条件   
    1、借款人以自有房产(住宅、商铺、办公房)作为抵押物;   
    2、银行评估其价值,给予抵押贷款,最高可达7成;   
    3、抵押物在上海,已取得房地产权证;   
    2.市区房产价值在价值100万以上;房龄20年之内;   
    3.权利人及其配偶需要全部到场;   银行房产抵押贷款流程   
    1、申请人准备资料向银行申请贷款。   
    2、银行受理。   
    3、评估公司对房产(抵押物)进行评估。   
    4、银行根据客户提供的资料及评估报告取证审批。   
    5、银行审批通过后,办理房产抵押。   
    6、银行取得他项权利证后进行放款。   
    7、银行贷后管理。
  • 未婚同居子女要给抚养费吗?当然要给,这个与婚生子女条件是一样的。根据《婚姻法》的相关司法解释,父母解除同居关系时,双方所生的非婚生子女,有哪一方抚养,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应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现行司法实践中,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应由母方抚养,如父方条件好,母方同意,也可有父方抚养。子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人的,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一方将未成年的子女送他人收养,须征得另一方的同意。
    同时,《婚姻法》还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因此,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有明确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无明确规定的适用婚生子女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九条规定:“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双方所生的非婚生子女,由哪一方抚养,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应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应由母方抚养,如父方条件好,母方同意,也可由父方抚养。子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一方将未成年的子女送他人抚养,须征得另一方的同意。
    ”当然前面所说的父母解除同居关系是指正常情况下的同居关系,当有配偶的一方与婚外其他异性同居时,就属于特殊的同居关系了。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双方也生育有非婚生育子女的话,法院更加倾向于把子女判给无婚姻的一方。
    这主要是考虑到有配偶一方在同居的问题上存在更大的过错,而且有配偶一方往往已有婚生子女,而同居的另一方可能是单身,没有子女的情况。所以正常的解除同居关系时,父母在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条件上是比较平等的,这种情形与上述的情形还是有所区别的。
  • 房产证抵押贷款的类别
    房产抵押贷款根据利息计算和本金偿还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房产证抵押贷款-渐进式抵押贷款。这种贷款是在偿还期根据借贷人的收益水平规定合理的、不等的偿还额,或每次还款额相同但还款的时间间隔逐渐变小。
    (2) 房产证抵押贷款-递减式还款抵押贷款。这是指先固定每个还款期所需偿还的本金,然后以日息计算每期应付的利息。
    (3) 房产证抵押贷款-定息抵押贷款。这是指金融机构在进行房地产抵押贷款时,在整个还款期限内固定抵押贷款利率的做法。
    (4) 房产证抵押贷款-重新协议利率抵押贷款或滚动抵押贷款。这是指抵押贷款在还款期限内每隔3年、4年或5年,允许双方重新协议抵押利率。
    (5)房产抵押贷款-此外,还有比例升值贷款,增快还本抵押和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等形式。
  • 抵押房是开发商为了获取更多的流动资金,将部分物业抵押给银行贷款的一类房产。对于开发商而言,楼盘有抵押房实属正常,只要在销售之前还清抵押贷款,将抵押房解押就可以销售了。
    一般在一个楼盘销售的房子中至少有一半的房子是属于抵押房。楼盘有抵押房并不表示开发商楼盘有问题,也不代表开发商实力不好,这只是企业运作资金所采取的某种方式而已。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揭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